】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周曉沛:論俄羅斯文化的“詩與劍”
http://www.CRNTT.com   2019-10-19 16:36:31


 
  俄羅斯文化積澱深厚。俄羅斯立國較晚,9世紀才建立起早期的國家——基輔羅斯。從古代羅斯發展到現代俄羅斯的千年歷史中,俄羅斯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諸如羅蒙諾索夫、門捷列夫、柴可夫斯基、列賓等世界級的科學家、藝術大師不勝枚舉。如果說18世紀是俄羅斯帝國擴張疆土的鼎盛期,那麼19世紀是俄羅斯文化的空前繁榮期。俄國文壇上,先後有古典主義、感傷主義、啟蒙主義幾種流派,從19世紀20年代起浪漫主義占了主導地位,而反對農奴制的鬥爭促進了向批判現實主義的轉變,19世紀後半期則是具有民族獨特風格的俄羅斯文學高峰期。19世紀湧現了普希金、列夫·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裡、契呵夫、屠格涅夫等一大批文學泰鬥。現實主義文學的創始人普希金奠定了近代俄羅斯文學的基礎,確立了俄羅斯文學語言的規範。正如俄國評論家別林斯基所說:“只有從普希金起,才開始有了俄羅斯文學,因為在他的詩歌裡跳動著俄羅斯生活的脈搏。” 20世紀初,高爾基曾這樣評論俄羅斯文學的價值:“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兩個最偉大的天才,他們以自己天才的力量震撼了全世界,使整個歐洲驚奇地注視著俄羅斯,他們兩人都足以與莎士比亞、但丁、塞萬提斯、盧梭和歌德這些偉大的人物並列”。

  俄羅斯文學贏得世界尊重,也是一張值得人們羨慕的重頭國際品牌名片。2014年索契冬奧會,當《戰爭與和平》的女主角娜塔莎參加舞會的華麗芭蕾舞場面出現在開幕式上時,突然爆發出掌聲和贊嘆聲;而閉幕式上,在一陣打字機聲中,國際上耳熟能詳的普希金、托爾斯泰、契柯夫等俄國歷代文豪都展示在大屏幕上,最終白色的書頁變成了雪片飛向天空……意味著俄羅斯文學對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人也是更多的通過文學作品了解、認識俄羅斯民族,並從中獲得無窮的力量以及無法形容的美的享受。20世紀初,中國翻譯的第一部俄國文學作品是普希金的代表作《上尉的女兒》,中譯書名為《俄國情史》、《花心蝶夢錄》。《葉甫根尼· 奧涅金》、《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罪與罰》、《靜靜的頓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高爾基自傳三部曲等經典名著在中國家喻戶曉。1937年,為紀念普希金逝世100周年,旅居上海的俄國僑民集資建造普希金銅像。日軍占領上海後,普希金銅像於1944年被拆除。抗戰勝利後,俄國僑民和上海文化界進步人士於1947年在原址重新建立了普希金銅像。1966年,普希金銅像在“文革”肆虐中再一次被毀。1987年,在普希金逝世150周年的時候,普希金銅像第三次在原址落成。上海的紀念像有過許多,像普希金銅像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建,也只有這一座。這段曲折歷史不僅生動反映了俄羅斯文學在中國早已深入人心,也是兩國人民傳統友誼的象徵。1989年戈爾巴喬夫訪問上海時,應蘇方要求安排參觀普希金紀念碑,戈爾巴喬夫和夫人向銅像敬獻了鮮花。

  俄羅斯近現代文學影響了中國幾代人,也深刻影響了中國文學創作。作家王蒙在他的紀實文集《蘇聯祭》中這樣寫道:“如果我的青年時代有四個關鍵詞,它們是革命、愛情、文學與蘇聯。對於我,青春就是革命,就是愛情,也就是蘇聯。”我上中學時,看過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而這兩部俄文原著是上世紀70年代初進外交部後才讀到。當時我在中蘇邊界談判代表團工作,利用外交部的一個特殊借書證,在北圖查閱有關邊界問題圖書的同時借到了這兩本原著。那時,這些外文書籍被列為“文革”中的禁書,《安娜·卡列尼娜》則屬“黃色小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