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周曉沛:論俄羅斯文化的“詩與劍”
http://www.CRNTT.com   2019-10-19 16:36:31


 
  俄羅斯人喜愛讀書,而且有買書、藏書的習慣。上世紀70年代我在莫斯科工作時,曾好奇地發現,無論在地鐵、還是公共汽車上,總是靜悄悄的,人們都在低頭看書或閱讀當天的報紙。90年代中,我到俄羅斯朋友家做客,最羨慕的就是他們家中書架上擺滿了引以為豪的經典圖書,包括50卷的《蘇聯大百科全書》。他們總是書不離手,相互間贈送禮物,往往愛送文學名著或精美畫册。他們認為,細細品味經典名著,不僅是藝術享受,而且能升華情操。據統計,俄羅斯人年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55本,而我們中國是0.7本。不久前,我看到一篇報道說,俄羅斯每年出版的圖書品種超過12萬種,居全球第三位。“俄羅斯男人公文包裡,總是裝著兩樣東西——酒杯和書;女人手提袋裡,也離不開兩樣物品——化妝盒和書。”這一說法是對俄羅斯人喜歡閱讀的形象概括,可能也是俄羅斯民族文化素養高的一個源泉吧。

  記得1995年5月9日,我國領導人應邀赴莫斯科參加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慶典時,當晚在克里姆林宮大會堂舉行的音樂會上朗誦了西蒙諾夫創作的《等著我吧》(Жди меня,и я вернусь... )這首詩:“等著我吧——我會回來的,死神一次次被我擊敗……只有你和我兩個人將會明白——全因為同別人不一樣,你善於苦苦地等待。”大廳內掌聲雷動,不少人都跟著一起朗誦。音樂會結束後,王藎卿大使給我打電話,說首長要看《等著我吧》這首詩的原文,讓明天早飯前送到。我趕緊把這一任務下達給文化處,可他們感到為難,說中譯文能找到,但半夜三更到哪裡去找原文呀?我也覺得大海撈針不好找,就說你們可以請求俄羅斯朋友幫忙。沒過一會兒,他們就告訴我已找到了,俄羅斯朋友聽說中國領導人對西蒙諾夫的詩感興趣,馬上就開著車將他的詩集送來了。

  蘇聯歌曲是俄羅斯文化的不朽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的珍品。那些歌詞優美、曲調流暢的蘇聯老歌,無論在思想性、還是藝術性方面,都有很高的品位和迷人的魅力。它們不僅讓你認識了俄羅斯人性格中的熱情、豪放和凝重、憂傷兩面,而且得到美的藝術陶醉,伴隨我們已有半個多世紀,鼓舞和愉悅了中國幾代人。

  “深夜花園裡,四處靜悄悄,樹葉兒也不再沙沙響。夜色多麼好,令我心神往,在這迷人的晚上……衷心祝福你,好姑娘,但願從今後,你我都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這首歌是1956年全蘇運動大會文獻紀錄片中的一個插曲,列寧格勒人謝多伊作曲,原歌名叫《列寧格勒的晚上》,當時反響並不大。1957年7月,莫斯科舉行第六屆青年聯歡節,改名後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一炮走紅,榮獲金質獎章。因為歌名更改,作曲家便遭到許多列寧格勒人怒斥,被宣布為“不受歡迎的人”。從此,歌曲插上翅膀飛向世界各地,譯成各種語言到處傳唱,歌曲的內涵也從愛情延伸到對親友、祖國,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愛和美好未來的向往。不過,其命運也備受坎坷。“文革”中,這首情歌被打成“蘇修黃色歌曲”,禁止傳唱。“文革”後,隨著中蘇關係解凍,這首扣人心弦的抒情歌曲才得以浴火重生。在世界上,用中文演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人,恐怕遠比用俄語唱的要多得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