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聯合早報:正視結構性失業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9-10-30 11:24:03


 
  社論續道,從國家的角度而言,國人的技能跟不上職場的新需求,將拖緩經濟轉型的步伐。另一方面,被裁退的員工從事技能需求較低的工作,也是人力資源的浪費。零工經濟興起,不少人轉行當私召車司機、房屋經紀或保險經紀。雖然他們在勞動市場的統計上被歸入就業人口,但從收入而言,他們之中有些是處於半失業狀態。我們有必要提防結構性失業問題蛻化為隱蔽性的失業問題。

  其次,新加坡是一個小島國,公民人口只有350萬,不足以滿足勞動市場的需求,無論是在低端還是高端的經濟領域。基於經濟競爭和發展的需要,新加坡必須引進外來者以彌補缺口。根據最新的統計,新加坡的外來人口近168萬人,這還不包括50多萬的永久居民。他們對新加坡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隨著經濟轉型,更多知識含量高的企業入駐我國,而本地也開始孕育科技起步公司,因此對人才的需求更為殷切。另一方面,新加坡向來是一個開放的國際都會,鼓勵資金與人才的自由流動,而不少外來人才也樂於到新加坡發展。

  但推動經濟往價值鏈的更高點爬升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為國人提供優質的工作,使收入有所增長。因此在吸引外來人才以促進經濟轉型步伐時,我們有必要確保國人在優質工作方面,享有一定的份額。這在本地PMET面對裁員威脅以及結構性失業問題之際,尤其重要。

  國大政策研究所昨天發布的報告指出,移民課題和階級差異最可能動搖國人對政府的信任。最近一起外來人才向公寓保安爆粗謾罵的事件顯示,外來人才展示的優越感,很容易激起排外的情緒。必須關注的是,當移民或外來人才問題與種族或階級斷層線重叠時,還可能影響我們內在的凝聚力。

  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必須從方方面面正視結構性失業及其可能的負面效應。它不僅涉及國人的就業與飯碗,而且也牽扯敏感的外來移民問題。我們有必要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