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網絡文學正在實現新超越
http://www.CRNTT.com   2020-02-12 16:05:54


  中評社北京2月12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2019年1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與熱播影視同步推出圖書《慶餘年》,三卷書在一個月內發行了56萬册。“網絡文學一定是年輕人做的吧?”基於這樣的觀念,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50後策劃編輯胡玉萍成了外人口中的“年輕編輯”。2019年,另一部頗具知名度的作品卻證明著她的“資深”,胡玉萍是第十屆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牽風記》的責任編輯。一邊是主流文學獎獲獎作品,一邊是網絡文學暢銷書,胡玉萍的年終成績單,於無形中折射出了當代文學與閱讀生活的光彩。

  胡玉萍的經驗並非孤例。近年來,許多傳統文學社已開始主動“觸網”。2020年1月,經過一年的籌備,百花文藝出版社成立“百花網絡文學館”,正式啟航深耕網文,融合出版與影視孵化。傳統文學社對網絡文學的關注印證了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主任陳崎嶸的判斷——2019年是中國網絡文學提質升級標誌性之年。

  出版人要把眼光放寬

  1998年,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率先在網絡上開始連載,網絡與文學來了一次“親密接觸”,讓這部小說成為中國網絡文學的“開山之作”。

  22年過去,網絡文學已發展為一個“龐然大物”:《2018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各類網絡文學作品累計2442萬部,讀者規模已經達到4.3億人。有人說,中國網絡文學已成為與好萊塢電影、日本動漫、韓國演藝並駕齊驅的世界四大文化產業現象。

  可以說,網絡文學顛覆了傳統文學出版的模式,當文學編輯還在恪守與作家合作的素養與美德時,網絡文學已掀起熱潮,將眾多讀者劃入自己的領地。曾經,胡玉萍和許多傳統文學出版社的編輯一樣,面對網絡文學有過顧慮,也有過猶豫。

  “開始做網絡文學時也怕別人說‘不入流’。”胡玉萍說,大家對網絡文學的擔憂主要是語言不夠精湛,某些作品的藝術品位不夠高,會降低讀者對語言文字的追求。耕耘當代文學數十載,經驗告訴胡玉萍,一定要把眼光放寬,不要把自己劃在小圈子裡局限住。

  “一些網絡文學作品,大眾喜愛、作品不低俗,一個月有這麼大的銷量說明了什麼呢?”胡玉萍回憶起自己年輕時曾特別喜歡讀金庸、古龍的小說,當時人們對武俠小說也曾持保守態度。於是,胡玉萍開始主動“觸網”,她以對待傳統文學的高標準去選擇網絡文學精品,在2017年,她責編的第一部網絡文學《啞舍》系列出版,隨後又相繼策劃出版了《擇天記》《慶餘年》等,銷量均十分可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