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內循環“牛鼻子”
http://www.CRNTT.com   2020-08-15 09:01:29


  中評社北京8月15日電/為了應對國際國內日益複雜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中央提出了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國內大循環的順暢運行,必須緊緊圍繞著擴大內需來做文章。很顯然,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抓住提高廣大人民生活水平這個牛鼻子。

  環球時報發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李長安文章表示,居民需求是構成社會總需求的重要內容。而在影響居民需求的諸多要素中,居民的收入分配狀況則是其中的核心要素。也就是說,居民收入分配的狀況如何,將直接影響到居民消費的能力和意願,進而對社會總需求產生抑制或者擴張作用。

  毫無疑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初步核算,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了1萬美元大關,達到10276美元。和1980年約300美元相比,人均GDP增長超過30倍。與此同時,中國的消費規模也有了快速擴張,消費質量有了明顯提高。目前,中國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已經接近60%,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

  文章分析,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中國的居民收入分配領域,依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和矛盾,並日漸成為阻礙消費擴大和國內大循環順暢運行的主要障礙。這集中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中國居民收入總體來看依然處於較低水平。雖然與高收入國家的差距在縮小,但中國仍處在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事實上,中國目前的人均GDP還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僅相當於後者的90%左右。雖然扶貧攻堅已經取得巨大成效,但貧困人口總量依然較多、脆弱群體數量龐大的問題較為突出。收入水平不高制約了消費能力和消費質量,從消費結構看,2019年中國居民消費恩格爾系數為28.2%,仍高於發達國家的水平。

  另一方面,較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成為制約居民消費進一步擴大的又一個重要因素。從總體趨勢來看,以基尼系數來衡量,中國的收入分配差距從上世紀80年代的0.3以下,擴大到90年代的0.3-0.4之間,進入21世紀後,基尼系數一直在0.4以上徘徊。近十年來,中國的基尼系數略有下降,但仍處於較高的水平。城鄉差距是形成中國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近些年來城鄉差距有了一定程度的縮小,但兩者的實際差距仍在3倍左右,城鄉收入以及消費“鴻溝”遠未消除。此外,在宏觀分配中,與政府收入和企業收入相比,居民收入占比相對偏低的現象長期存在,在不少的年份中甚至還出現不升反降的現象。

  由此可見,要暢通國內大循環,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狀況是重中之重。首先,高度重視複雜經濟環境下發展經濟與提高居民收入的關係。有些觀點認為,當前企業經營困難增多,政府財政能力有限,因此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並不現實。實際上,越是在困難時期,確保居民收入不下降,進而穩住消費基本盤十分重要。可以通過適度擴大財政赤字規模、鼓勵發放消費券、降低消費門檻等多種措施,確保居民的實際收入水平不下降、消費能力不減弱。其次,切實貫徹“提低、擴中、限高”的收入分配改革原則,加快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步伐,特別重視提高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水平,這是提高社會總消費的關鍵所在。最後,進一步調整宏觀分配結構,建立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占比的長效機制。只有建立在居民收入持續提高、收入分配狀況不斷改善的基礎上,中國內需擴大的基礎才能夯實,國內大循環才能暢通運行,經濟發展目標才能順利實現。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