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錦雲:香港高校應深化大灣區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20-09-27 00:11:02


 
  香港本地科研經費投入少,博士研究生名額少,科研成果轉化率低,本地人口規模小招收更多優質生源困難都是原來固有的劣勢;再加上近年校園政治化較為嚴重,對招生會造成負面影響,甚至產生對國際高素質科研人才失去吸引力和原有教研人才流失的風險。如何透過加強校園管治,減少政治對大學的衝擊,集中精力加強國際國內科研合作,是大學管理層必須應對的現實問題!
 
港校的出路:
融入大灣區高等教育並提升合作品質

  與中國內地加強合作方面,港校在大灣區內仍具有明顯優勢,融入大灣區高等教育發展顯然是很好的出路。廣東省高等教育儘管在加速發展之中,特別是深圳市近年下大力氣借助海外境外以及國內頂尖大學的資源共建一批高水準大學,但最強的高校中山大學與港校在國際排名中仍有不小差距。中山大學在師生比例、單位教職工的論文引用數、師生國際化等方面都有很大進步空間。

  實際上兩地高等教育的合作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來之前就已經有了,現有的辦學實體有兩家:即香港浸會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在珠海市建立的國際聯合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與深圳市合辦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正在建設中的包括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香港城市大學(東莞),以及洽談中的香港理工大學(佛山)和香港公開大學(肇慶)。除了分校,還有其他的聯合辦學的實體,包括幾所主要的香港高校都有和深圳合作研究院、香港大學醫學院在深圳開辦醫院,等等。其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過幾年的努力,收生分數線已經佔據廣東省第一,大批國際名師也已經加盟,科研和教學水準受到肯定!
  
  有關部門和高校本身,應該推進大灣區之間高校加速融合發展,包括港校在大灣區內地城市開辦分校、合辦研究院或者其他共同科研平台。與此同時,應該研究如何在這種發展趨勢中實現科研人才和學生共用互通,實現互補。比如香港應該思考如何在融入大灣區高等教育發展中進一步提升和鞏固香港本部高校的品質!還有香港學生是否也可以升讀港校在內地的分校?香港政府經費是否也可以支持參與?大灣區高校之間如何共同在國際上增加科研實力和聲譽?是否有可能共同開創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這都是一國兩制和粵港澳大灣區框架之下十分值得探索的重要課題。

  (陳錦雲,現為大灣區教育融合發展智庫創辦人兼主席,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華南師範大學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以及粵港澳大灣區跨域治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