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
http://www.CRNTT.com   2021-01-29 08:33:46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既要加強戰略謀劃和頂層設計,也要把握工作著力點,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
  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科學內涵和主攻方向,進一步明確了中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當前,國內外環境紛繁複雜,機遇和挑戰之大前所未有。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中國應對百年變局、開拓發展新局的主動調整,我們要進一步理解其中的核心要義,找准制約新發展格局形成的堵點、痛點和關鍵點,採取務實舉措邁好第一步。

  四個重要特點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文章表示,新發展格局不是對原有發展格局的小修小補或簡單糾偏,而是全新的理論、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任務和全新的模式,是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對國民經濟循環的系統性再造與升級。從一定意義上說,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基於超大規模經濟優勢基礎上的安全發展,是融入參與發展模式向主動引領發展模式的一次躍遷,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內需主導,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出發點。新發展格局區別於原有發展格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發展的基點和初始動力放在國內,把滿足國內需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挖掘內需潛力,打造強大國內市場。這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和應有之義。

  二是創新驅動,以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為根本動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盡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在前沿領域形成領先優勢。

  三是安全可控,以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可控為重要基礎。新發展格局要求大幅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實現能源、糧食、金融等重要領域安全可控。

  四是聯通國際,以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為主要路徑。我們既不能因為重視國際循環而抑制國內循環,也不能因為追求國內循環而忽視國際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我們既要擁有強大國內市場並對世界市場有重要影響,也要擁有強大的國內生產能力從而對國際生產有較強引領和帶動能力;既要有強大的技術支撐與國際先進技術充分交流互鑒,也要有強大的人才支撐和順暢的國內國際人才流動機制源源不斷地培養和吸引全球優秀人才。

  面臨的主要制約

  文章分析,當前,中國國民經濟循環還不夠暢通,重大經濟比例關係還存在一定失調,制約了新發展格局的形成。主要表現在:國內統一大市場還不完善,流通體系現代化程度不高,供給體系與需求體系不夠匹配,金融、房地產與實體經濟發展不均衡,“卡脖子”束縛較多,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流通的體制機制問題較多,產業鏈創新鏈的聯動、國內循環國際循環的聯結、城鄉區域的一體化融合發展還存在不少瓶頸制約等。受此影響,中國經濟運行中產能過剩與消費能力外流並存,社會交易成本和要素成本偏高,內循環不暢,經濟發展潛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這同時也影響了民生福祉的改善。

  進一步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不僅是在原有發展模式的基礎上打通制約循環的堵點,更是要創造新的循環發展模式,這意味著我們要對原有發展格局進行戰略創新和戰略轉型,不斷拓展和深化新的競爭優勢,夯實適應新發展階段和內外環境變化要求的新的經濟發展基礎。當然,這種系統性的轉型和發展方式的轉變所涉及的慣性和阻力將比較大。比如,長期形成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與路徑依賴使中國經濟對國際循環依賴度較高,導致核心技術缺失、國內市場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等問題較為突出,制約了國內大循環的暢通等。這些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關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