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提升工業技術創新能力的重點任務和實施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21-03-17 08:48:05


 
  第二,構建良好產業技術創新生態。

  在產業分工細化、製造業與服務業日益融合以及技術進步等的影響下,產業競爭的模式正在發生變化。以技術創新生態為基礎的產業競爭,已經超越了單個企業的能力邊界,越來越多地體現為技術標準和技術平台的競爭。因此,構建良好的產業技術創新生態成為提升工業技術創新能力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目前,中國有相當數量和規模的產業尤其是傳統製造業,尚未形成創新網絡,更沒有形成產業技術創新生態系統。究其原因,既有基石企業、科研機構以及技術標準服務、金融服務、教育培訓服務等缺乏的情況,也有各創新主體之間的“網鏈式”連接和深度互動不足的問題。下一階段,我們需就促進各類創新主體“各就其位”、共同形成創新群落和創新網絡等出真招實招,以核心技術和基礎平台型技術創新帶動產業技術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

  第三,有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和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仍存在一些體制機制障礙,還需切實加強統籌協調,提高政策執行和專業服務的能力,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具體來看,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已下放給高校院所,但落實不到位、責任虛置等問題依然突出;從事技術轉移服務的機構規模小、能力弱,缺乏高水平、專業化技術轉移服務人才;中試熟化服務平台缺乏、科技成果轉化缺乏金融支持、供需雙方對接不暢等一些老問題尚未得到解決。這些都阻礙了創新鏈和產業鏈之間的有效連接,阻礙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進程。下一階段,需高度重視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動力、促進創新要素流動、強化企業技術吸收能力、提升技術創新網絡整體效率等方面的工作。

  有效提升工業技術創新能力的三條路徑

  文章指出,明確目標任務之後,關鍵在於精准施策、有序推動。

  一是強化應用基礎研究投入,提升工業技術創新的基礎支撐能力。應用基礎研究是核心技術攻關的重要支撐,是產業基礎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別於自由探索未知科學問題的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主要是將基礎研究成果應用於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中,使基礎研究與相關產業實現更具前瞻性、針對性的連接。對此,可採取建設共性技術創新平台、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應用基礎研究招標等多種方式,發揮政府和企業的協同作用,強化在應用基礎研究上的投入,並配套相關財稅激勵政策,引導和支持有條件、有意願的企業和機構對行業中的技術難點和共性關鍵技術從基礎研究的角度進行探索。

  二是分類組織共性技術創新活動,提升工業技術創新的協同能力。共性技術創新是促進各創新主體之間有效協同、構建產業技術創新生態的關鍵。由於共性技術具有較強的公共物品特性,世界各國的通用做法是由政府主導或引導建立共性技術研發平台,推動共性技術研發成果的轉化。借鑒國際經驗,我們可以就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共性技術創新活動,採取分類的組織形式。對風險較高、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關鍵共性技術,建議主要以財政資金為主支持研發;對於支撐工業發展的基礎共性技術,需充分發揮公益類科研院所的力量;對於比較接近市場應用階段、企業具有較高積極性參與研發的產業共性技術,政府主要發揮引導作用,鼓勵形成產業共性技術聯盟或研究聯合體,促進協同創新。

  三是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提升工業技術創新的擴散能力。下一階段,要通過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提升產業鏈水平,維護產業鏈安全。在具體工作中,需深化科技成果權屬、轉化收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改革,切實貫通科技成果轉化全流程,完善區域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實現成果轉化效率和成功率的雙提升,有效釋放科技成果轉化的網絡效應。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