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流玩具受到年輕人追捧。(圖片來源:光明圖片) |
中國式潮流玩具商業模式的成功。“當代藝術其實都是藝術、流行和商業的結合,但是結合方式各不一樣。”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趙龍凱認為,從前的潮流玩具遵循的是從藝術到流行、再到商業的過程,即品牌商先通過設計師創造藝術品,在一定的群體裡獲得流行,再觸達更大眾範圍的消費。但以泡泡瑪特為代表的新一代潮玩,實際上正在以商業力量推動流行,進而通過市場影響位於產業鏈上游的設計師的設計導向。
換言之,中國青年一代有機會通過消費的方式重新定義潮玩,並影響潮玩乃至當代藝術品的未來發展方向。
當潮流玩具進入中國內地以後,其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其定位也從最初的藝術玩具或者設計師玩具,轉而瞄准了一個更大的市場——藝術品周邊市場。除了最火的盲盒外,手辦、BJD玩具(關節可活動玩具)等也被歸入潮流玩具範疇,價格範圍從幾十元到上萬元不等。越來越多和玩具相關的公司進入產業鏈,目前已經初步形成從設計、生產、銷售,到二手交易市場、線下大型展會的潮流玩具生態系統。
其中,線下大型展會成為了快速觀察潮玩行業的一個窗口。
自2017年9月首次舉辦以來,每年春秋兩季分別在北京、上海舉辦的國際潮流玩具展越來越像潮流玩具行業的“時裝周”。展會期間,玩具設計師、藝術家、玩具品牌齊聚,展出自家最受歡迎的潮玩產品,並發售新品及限量款。
消費者在展會上發現自己喜歡的潮玩,並和喜歡的設計師面對面交流。“許多限量款只能在展會上買到。還有一些小眾工作室出品的盲盒,原來只能通過網絡購買,但是在展會上能看到實物。”每年的潮流玩具展,資深玩家楊瑞都會提前預約門票,做好詳細攻略,早早在會場外排隊,開門後第一時間跑進會場,“晚了就買不到了”。
設計師在這裡獲得和同行交流切磋的機會,也從中發現行業新趨勢和新變化。“你會發現這個圈子正在經歷迭代和融合。大家玩的東西越來越接近,以前只收藏雕像的,現在也開始玩潮玩和手辦了,以前不玩雕像的,隨著潮玩市場的崛起,也開始關注雕像了。”在開天工作室美術總監朱佳麒看來,這其實也是潮流玩具行業逐漸走向成熟的一個標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