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21-05-18 09:10:28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中評社北京5月18日電/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作出重要部署,把深入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服務業繁榮發展、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作為主要抓手。這既體現了“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的重要導向,也為中國在新發展階段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供了重要指引。把這些部署和要求落到實處,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將為壯大實體經濟注入新活力。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對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出新要求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政策室主任、研究員盛朝迅文章表示,“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在“四個協同”中,實體經濟被排在第一位,突出了壯大實體經濟的鮮明導向。在新發展階段,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為導向對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一是製造立國。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從根本上決定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必須始終高度重視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深入實施製造強國戰略,促進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等高端要素向實體經濟匯聚,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結構優化。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應著眼供給側和結構性,瞄准提高質量、效率和效益的目標,並且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不以實體經濟比例較大幅度下降為前提。具體而言,就是要在製造業比重保持基本穩定的前提下,不斷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在整個產業體系中的比重。

  三是綠色低碳。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綠色發展已經深入人心,日益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不僅要求生產方式綠色化、推進清潔技術的廣泛應用,還要求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加強末端治理和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

  四是數字賦能。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數字化轉型成為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對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賦能作用將越來越突出。通過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增強數字經濟的賦能作用,將會顯著降低社會成本,提升社會生產力,提高產品附加值,推動高質量發展。

  五是安全可控。長期以來,中國產業發展主要依靠發揮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分工,這在推動產業體系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帶來了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和產業鏈供應鏈不穩、不強、不安全的風險。按照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需要推動製造業發展向研發設計、中高端製造等價值鏈高端環節延伸,培育一批產業鏈“鏈主”企業,不斷增強產業鏈控制力與主導能力。

  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需向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聚焦聚力

  文章認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應聚焦聚力實體經濟,按照“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要求,發揮中國製造業規模體量大、配套體系全、發展空間廣等優勢,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強化基礎設施支撐引領作用,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