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袁隆平的理論遺產
http://www.CRNTT.com   2021-05-25 10:08:48


 
  “他就是這樣,不斷設立目標,不斷攻關,不斷完成,不斷進取,矢志不渝。”彭既明說,“這是他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地方。”

  “他為未竟的事業燃盡了生命”

  每年12月至4月,袁隆平團隊會去三亞,那裡有雜交水稻南繁育種基地。其他時間,袁隆平都在長沙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

  袁院士的辦公室在中心辦公樓三樓,樓道盡頭靠右的一間。彭既明的辦公室在三樓靠電梯間的右邊。百米開外的生活區,彭既明家就住在袁隆平家對面。

  “每天晚上他會來辦公室。晚上7點他開始看新聞新聯播,8點鐘吃完飯後,他圍著自己房子散步幾圈,8點半準時來辦公室,晚上10點離開。”彭既明說,幾年前他和袁院士合著一本全英文雜交水稻專著,晚上他會在辦公室寫書到12點。彭既明聽著上樓的腳步聲,就知道是師傅來了,有時會師傅會咳嗽一下,這個聲息讓彭既明心裡倍感踏實。有時袁老離開會向他打招呼,“還沒走啊”。

  袁老的生活非常簡樸,平時吃米飯、紅薯、玉米、饅頭、花生米,大魚大肉從來不吃。和團隊出差在外,在機場將就吃盒飯。袁老的身體一直很好。他體質很好,少年時期在武漢讀書時,游泳比賽拿過市裡第一名,還曾應征飛行員,但他最終選擇了農業,選擇了雜交水稻。“他很自豪,每年體檢,身體素質各項指標,在工程院是個標杆。” 彭既明說。

  “他的工作和娛樂結合得好,娛樂活動有象棋、麻將、游泳、氣排球。他經常打排球,八十多歲還能打,曾擔任湖南省排球協會的名譽主席。全省的氣排球賽,我們中心拿過幾次第二名。”彭既明回憶起來,臉上浮起笑容,“他酷愛體育活動,我們甚至組織過馬坡嶺機關單位的排球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