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為糧食安全築牢協同保障的基石
http://www.CRNTT.com   2021-12-30 08:48:25


 
  推動國家糧食交易平台體系轉型升級,精心辦好中國糧食交易大會、優質特色糧油產品展銷會和區域性展洽會,促進糧食供需區域平衡和季節平衡。必須堅持全鏈條實施節糧減損。著力提升糧食產後服務體系功能,統籌抓好糧食倉儲、運輸、加工、消費等環節減損,推廣適度加工技術,鼓勵發展糧食循環經濟。深入開展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科技活動周等主題活動,充分發揮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作用,倡導愛糧節糧、健康消費的社會風尚。

  四、完善糧食倉儲物流設施,提高運輸保障效能

  文章分析,糧食現代物流體系,是維護糧食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首先是優化糧食物流樞紐布局。編制實施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布局和建設規劃,科學布局一批關鍵節點和核心樞紐,形成節點支撐、樞紐引領、通道順暢的糧食物流骨幹網絡。其次是加強糧食倉儲設施建設。升級改造和新建擴建糧食倉儲設施,大力推進高標準糧倉建設,推動糧倉分類分級管理,提高收儲環節糧食品質保障能力。引導糧食加工、物流、貿易企業建設成品糧倉儲設施,不斷完善糧食倉儲設施布局和結構。再次是提升服務保障能力。著力發展集倉儲、配送、加工、貿易、質檢、金融、信息服務等為一體的糧食物流(產業)園區,重點提升糧食倉儲物流集裝單元化、集散分撥、公鐵水聯運等功能,促進供應鏈上下游高效銜接、供需精准適配。最後是創新糧食物流方式。大力發展多式聯運,促進倉儲設施、運輸工具、集裝設備高效匹配和共享共用,支持具備條件的關鍵節點之間開行點對點散糧直達班列,提高運行效率和一體化組織水平。

  五、抓住關鍵領域環節,健全糧食應急保障體系

  文章提出,堅持居安思危,補齊短板弱項,確保儲備、加工、運輸和配送環環相扣、梯次補給、源源不斷,守住糧食應急保障底線,當好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定器”。要完善糧食應急預案。突出針對性和實效性,總結運用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糧食保供穩價經驗,修訂完善各級糧食應急預案,構建系統化、可操作的預案體系。完善動態優化機制,定期評估修訂,立足實戰開展演練,加強跨部門、跨層級聯動,提高快速響應能力。要夯實應急保障物質基礎。在落實原糧儲備規模的同時,大中城市已建立規定應有供應量的成品糧儲備,其他地區可根據實際需要,科學合理建立一定規模的成品糧庫存。還要優化應急加工能力布局。從糧源、加工、物流等方面統籌考慮,量需而定,因地制宜,合理布設糧食應急加工企業,優化應急加工能力布局,與市場日供應需求相適應,做到需要時原糧快速加工、成品糧迅速投放。要保障應急調運暢通高效。加快糧食產業與應急體系融合發展,分級建立綜合應急保障基地和保障中心、配送中心,基本形成由都市區“1小時”、周邊城市“3小時”、城市群“5小時”構成的“全國糧食135應急保障圈”,確保應急狀態下拿得出、調得快、用得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