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唐詩中的耳飾
http://www.CRNTT.com   2022-01-01 09:42:05


 
耳墜,以精巧輕盈的質感深得舞女喜愛,在唐詩中常作為異域舞蹈的佩飾。李群玉在《長沙九日登東樓觀舞》中就記錄了這樣一位舞女,“墜珥時流盻,修裾欲溯空”,隨著舞步,耳墜在發飾兩邊搖動,流盼生姿。“驪珠迸珥逐飛星,虹暈輕巾掣流電”(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風靡唐代的胡旋舞,舞者來源於胡地,耳戴驪珠,隨著音樂飛快旋轉,在觀賞者看來,舞者耳邊驪珠的光芒仿佛是飛行的流星。

詩歌將這種唐代的日常生活細節記錄了下來。首飾則作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突破了文字的壁壘,將唐代的社會風貌展現在讀者面前。

唐詩有很多詩句描寫耳飾,但其實漢族女子穿戴耳飾的並不多,一些穿耳戴環者多為少數民族或是西來的異族人。在唐代的壁畫中經常能看見佩戴耳飾的胡人,不過在《古今事物考》中記錄“珥”是女性的耳珠,自殷商時期就已經出現在中原,本是居住在近海一帶及海島的少數民族的首飾。到戰國齊閔王時期,孟嘗君將“珥”進獻給王夫人。中原地區很早就接觸並開始佩戴這種起源於少數民族地區的飾品,魏晉時期便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孔雀東南飛》)之語。

與前代不同的是,在唐詩記錄的耳飾中,有三個變化,其一是樣式趨同,其二是佩戴者群體擴大,其三是民族文化融合。

首先,耳飾的樣式向輕盈小巧轉變,功能趨向統一。厚重的“玦”在唐詩中多指彰顯男性地位的玉玦,而作為首飾的耳玦則很少。兩漢魏晉時期較為常見的“璫”,在唐詩中多以“明月璫”的典故出現。而輕便靈活的“珥”,在唐詩中稱呼較多,不僅有上層貴婦佩戴的“簪珥”,還有民間廣為流行的“墜珥”。耳飾樣式的轉變,體現了唐代審美的遷移。靈巧的“墜珥”似乎更能吸引唐代詩人的目光,並為唐詩的意境營造出更富於動態色彩的審美空間。

其次,佩戴者從上層貴婦和下層奴僕逐步向整個社會階層擴展。前人多用耳飾作為身份地位的標誌,同時也將耳飾作為約束女性的工具。而在唐詩中佩戴耳飾的則不僅是貴族婦女,歌舞伎和部分平民也逐漸開始佩戴。在唐代的壁畫中,多為胡人佩戴耳飾,漢族婦女佩戴較少。這在唐昭陵長樂公主墓中的壁畫里體現得最為明顯,四名侍女中只有右二未梳發髻者有穿耳戴環,此人眉目與其他三人有所不同,顯然是胡人裝扮,而其餘三名漢族服飾裝扮的侍女均未穿耳。此壁畫與張籍的《昆侖兒》詩詞相符,“金環欲落曾穿耳,螺髻長卷不裹頭”,右二的侍女未盤發,似螺髻長卷。而張籍的另一首詩《蠻中》有言曰:“玉鐶穿耳誰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穿耳戴玉環者雖不知是誰,但是根據題目“蠻中”二字,可知應是少數民族。這是因為唐詩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其儒家的禮樂教化經過漢魏的沉澱,到了唐代影響力絲毫沒有減弱,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觀念依然深入人心,因此即便是穿耳這種對身體損傷較小的行為,也沒有得到大規模提倡和效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