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應對風險衝擊能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3-08 07:38:54


  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通過稅收、收入分配制度、社保制度等多維度、多路徑共同推進。毋庸置疑,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是重要路徑。

  提高應對風險衝擊能力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例的重要保障

  北京日報發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張冀、中國銀行莊鵬衝文章表示,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比例不僅需要推動更多低收入群體跨入中等收入群體行列,更需要防止現有中等收入群體因風險衝擊而脫離中等收入群體行列。中等收入群體面臨的風險不僅來自於風險本身,更取決於應對風險衝擊的能力。即使風險再大,如果家庭應對風險衝擊的能力較強,風險本身對家庭的經濟影響就較小,反之亦然。因此,中等收入群體抵禦風險能力的提高有助於降低家庭經濟風險。

  受益於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增長,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斷擴大,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體制轉軌、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增加、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包括中等收入群體在內的家庭也面臨一些經濟風險,即使如此,中國家庭的經濟風險遠遠低於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家庭,原因有兩個:一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以人民福祉為中心,集中力量辦大事,如扶貧攻堅戰略的全面勝利、多層次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極大地降低了中等收入家庭的經濟風險;二是中國傳統家庭文化理念有助於降低家庭經濟風險。中國家庭更注重家庭代際間的經濟風險分擔和互助。然而,2020年以來的新冠疫情,部分中等收入群體財務狀況受到較大衝擊,主要體現在家庭應對風險衝擊的能力較低。根據我們的測算,2010-2018年,中國家庭使用流動性資產(包括儲蓄和金融資產)維持現有生活水平的時間平均只有3年,其中,中等收入家庭僅有18個月。當遭遇重大疾病、重大安全等風險衝擊時,應對風險衝擊的能力更低。

  提高應對風險衝擊能力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例、加快實現共同富裕步伐的重要保障。中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長期性、艱巨性和複雜性。通過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逐漸實現共同富裕還面臨很多實際困難,中等收入家庭經濟風險的降低不僅進一步鞏固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維持金融穩定,也為最終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目標提供重要支撐。

  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應對風險衝擊能力

  文章認為,當前階段,應該從以下幾方面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抗風險衝擊能力。

  提升家庭金融素養,提高中等收入群體自身風險管理水平。相比低收入群體,中等收入群體擁有較高的收入和財富,受教育程度較高,風險意識也較強,但對風險管理的理解片面化,固定資產比例過大、過分看重收益率、持有二級市場股票比例過多、過度負債以及商業保險持有率偏低等問題,影響家庭流動性和應對風險衝擊能力。家庭金融素養是中國普惠金融的重要內容,是一種能綜合反映家庭的金融知識庫存、風險意識、應對風險及投資行為的能力,並不是以簡單的家庭受教育程度來衡量。良好的金融素養有助於家庭做出更為合理的金融決策,避免盲目參與資本市場,提高金融決策效率。制度設計上,中等收入群體金融知識教育應常態化,評估機制應制度化,評估內容應體系化;內容上,重點引導中等收入群體正確的財富管理理念、方法和方案的制定,合理配置增值型和保障型資產,加大保險保障功能的宣傳,以提高家庭應對風險衝擊的能力;形式上,構建多層次、多維度金融素養宣傳渠道,積極引導中等收入家庭間接參與資本市場,避免由於金融素養不足而面臨更大直接衝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