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北京將推動出台碳達峰碳中和系列文件
http://www.CRNTT.com   2022-03-31 16:46:36


  中評社北京3月31日電/據北京青年報報道,3月30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召開,會議聽取《關於本市2021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其中提到,2021年,細顆粒物(PM2.5)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各項大氣污染物協同改善,首次實現主要污染物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今年將推動出台碳達峰碳中和系列政策文件,確定重點領域減碳目標任務,推動能源、產業、交通、建築等領域低碳轉型。

  去年首次實現主要污染物

  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報告》提到,2021年,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年均濃度和臭氧(O3)濃度分別為33微克/立方米、55微克/立方米、26微克/立方米、3微克/立方米、149微克/立方米,各項大氣污染物協同改善,首次實現主要污染物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優良天數達到288天,占比78.9%;重污染日8天,同比減少2天。一級優天數為114天,藍天底色更純、含金量更足,空氣質量改善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譽為“北京奇跡”。2021年,密雲水庫、懷柔水庫等城市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持續達到國家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100個考核斷面(含國考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占比70%,無劣Ⅴ類斷面。

  此外,本市扎實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修訂新增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疏解提質一般製造業項目108個、區域性市場12家。拆違騰退土地3316公頃,強化“留白增綠”,增加綠色生態空間。出台關於促進高精尖產業投資推進製造業高端智能綠色發展的若干措施,實現小米產業園等61個投資過億項目新開工。

  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高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深化“一微克”行動。持續優化機動車結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50.68萬輛,累計淘汰國三排放標準汽油車近11萬輛,國五及以上車輛占比超70%,車型結構全國最優。

  同時,全力保護重要生態空間,維護首都生態環境安全。編制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發布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階段性成果。著力保護重要生態屏障。細化“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強化國土空間開發生態環境約束。推進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制定生態涵養區綜合性生態保護補償政策,將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質量等指標納入資金分配測算範圍。

  推進冬奧會碳中和實踐

  冬奧場館達到綠色建築標準

  《報告》介紹了2020年報告審議意見處理情況,2021年4月15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關於本市2020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提出了審議意見。

  針對相關問題,本市強化京津冀聯建聯防聯治,深入落實綠色辦奧理念。深化大氣聯防聯控,連續五年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加強重污染監測會商、聯合應對。深化水環境聯保聯治,研究制定新一輪密雲水庫上游潮白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探索建立官廳水庫上游永定河全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支持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建設。完善執法聯動機制,聯合查處交界地區環境問題。

  完成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封山育林25萬畝。出台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一方案三清單”,積極打造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深入落實“綠色辦奧”理念,踐行冬奧會可持續性承諾。推進冬奧會碳中和實踐,冬奧會場館達到綠色建築標準,場館用電由綠色電力保障。利用光伏和風能發電、林業碳匯、多方貢獻等方式,積極兌現冬奧會實現碳中和的承諾。賽事期間精准實施區域聯防聯控,會同周邊8省(區、市)嚴格實施煙花爆竹禁售禁燃禁放以及臨時性精准管控措施,冬奧會期間全市空氣質量始終保持優良水平,“奧運藍”得到國際國內社會的廣泛稱讚。

  今年將推動出台碳達峰

  碳中和系列政策文件

  2022年,本市將推動出台碳達峰碳中和系列政策文件,確定重點領域減碳目標任務,推動能源、產業、交通、建築等領域低碳轉型。健全溫室氣體排放監測體系,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工作,做好國家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中心承建。開展減污降碳技改試點,推進低碳區域、園區示範,打造一批示範項目。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創新,支持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低碳技術開發研究。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本市將持之以恒深化“一微克”行動,實施PM2.5和O3協同治理,開展NOX減排和VOCs治理專項行動,強化移動源、生產生活、揚塵等重點領域精細化管控。深化“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統籌,配合市人大常委會推動出台節水條例,深入開展“清管行動”,推進水生態監測評價和水生態修復試點,完成第三輪城鄉水環境治理。加強“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三地齊抓共管,繼續深化耕地分類管理、細化果園用地分類管理,強化受污染建設用地全過程環境管理,加強未利用地監管。

  此外,突出整體保護,持續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印發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優化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連通性,確保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圓滿收官等。

  本市將突出區域協同,深化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協作。完善京津冀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協同機制,推進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加強空氣重污染預警和應急聯動;推進流域水生態環境聯保聯治,完善密雲水庫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養區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持續推進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深化區域聯動執法,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推進區域綠色低碳、危險廢物處置等重點領域協同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