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空間“天氣預報”,危險早知道
http://www.CRNTT.com   2022-06-17 12:30:45


 

  據介紹,對於航天設備來說,航天器上的微電子元器件最怕的就是高能粒子中能量更高的那一部分,這些高能粒子能夠穿透電子元件,造成數據錯誤、電路功能混亂或計算機整機癱瘓,引發機器的異常或故障,甚至將其徹底摧毀。

  “而能量相對低一些的高能粒子,則可以在航天器內部的電路板、導線等位置產生電荷堆積,阻礙航天器的正常工作。”黃聰表示,在航天器發射和運行期間,對空間天氣要素進行連續監測和預報,對可能發生的災害性空間天氣事件作出預警,可以保障航天器的安全。

  空間天氣預報準確度如何

  邁入了數值化時代,但“剛剛踏進門檻”

  “空間天氣變化的主要源頭是太陽,‘太陽大氣’劇烈的爆發現象會對空間天氣產生顯著影響,比如太陽耀斑、日冕物質拋射、太陽質子事件等。”據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高級工程師宋喬介紹,耀斑是太陽表面上小塊區域突然增亮的現象,耀斑的輻射增強通常遍及整個電磁波譜,其中極紫外、X射線等高能波段的輻射對地球電離層的影響尤為顯著。

  “太陽的最外層大氣叫作日冕,正如其名字所暗示的,日冕物質拋射會將大量的磁化等離子體拋向太空,如果擊中地球,可能會產生地磁暴。而太陽質子事件發生的時候,來自太陽的高能粒子數量會迅猛增長,這些能量很高的粒子會對空間站和航天員造成威脅。”宋喬說。

  不過對此,我們早有準備。去年發射的風雲三號E星就攜帶著我國第一台空間太陽望遠鏡——可實現對太陽日冕活動的觀測,有效增強了空間天氣的監測能力,為更準確的空間天氣預報提供數據支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