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對外開放的偉大跨越
http://www.CRNTT.com   2022-07-09 15:55:12


  中評社北京7月9日電/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過去十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世界新變化、新趨勢,審時度勢、高瞻遠矚,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提出了促進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思想,推出了一大批對外開放的新舉措,開創了對外開放的新局面。

  過去十年是開放奮發作為的十年。一是自主開放與協定開放相結合,著力構建全面開放大格局。自主降低關稅,成功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不斷縮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對外投資管理由審批制轉變為以備案制為主,推進跨境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與此同時,加快推進高水平自貿區網絡構建,過去十年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約占我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總數的四分之三,其中包括目前世界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並且還積極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二是商品要素流動型開放與制度型開放相結合,著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分批推出多個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對外開放新體制,及時總結經驗進行復制推廣。推動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力打造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分批設立132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探索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全面實施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模式,頒布實施外商投資法,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大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三是自身開放與國際開放合作相互促進,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倡議並推動建立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全球發展倡議,支持對世界貿易組織進行必要改革。反對單邊主義、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堅決維護多邊機制,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體現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四是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建立外商投資安全審查機制,完善出口管制措施,維護國家利益。頒布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等,依法促進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推進產業鏈“補鏈”“護鏈”“強鏈”,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過去十年是開放碩果累累的十年。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不斷取得新突破,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加快形成。我國對外貿易總規模躍居世界第一,貨物貿易額穩居全球首位,占全球市場份額屢創歷史新高,服務貿易規模升至全球第二,競爭力持續提升、逆差不斷縮小。引進來、走出去協同發力,規模和質量穩步提升,成為全球重要的雙向投資大國。自貿試驗區在開放探索和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顯著引領作用,已形成多項可在全國復制推廣的試點經驗,2021年21個自貿試驗區以不到全國千分之四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全國17.3%的進出口和18.5%的利用外資。海南自由貿易港實現良好開局,“一帶一路”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成為全球重要的合作平台。一系列中國理念、中國倡議,為完善全球治理作出重要貢獻。

  過去十年是中國與世界互利共贏的十年。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進入新時代,中國一方面通過進一步擴大開放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進自身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也為穩定全球經濟作出重要貢獻。一是為世界經濟增長和復甦提供了強大支撐,2012年至2021年期間,我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總體上保持在30%左右,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二是拓展帶動了全球貿易和產業發展。在此期間,我國進出口貨物和服務,為抑制全球通貨膨脹、穩定全球供應鏈、提升貿易夥伴國人民福祉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是與世界分享中國發展機遇。作為世界上第二大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進口國,我國採取切實措施,主動擴大進口,與世界分享中國大市場。四是在共同抗疫中體現了大國擔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實施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援助時間最集中、涉及範圍最廣的緊急人道主義行動,身體力行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過去十年,我國在對外開放領域的偉大實踐,為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提高開放水平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為再創對外開放新局面樹立了更加堅定的信心,為應對日益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積累了更加豐富的經驗。一是堅持擴大開放不動搖。“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後”,這是寶貴的歷史經驗教訓。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都必須堅持擴大開放不動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為擴大開放指明了方向。二是以我為主、內外聯動。要堅持黨對開放事業的全面領導,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做好自己的事情。要積極對接高標準國際規則,不斷提升對外開放的水平,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三是要堅持在擴大開放中統籌發展和安全。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是發展的保障。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在開放中謀發展,在開放中保安全。創新監管理念和方法,不斷完善適應高水平對外開放需要的監管體系。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在擴大開放中推進自主創新,加快補短板、鍛長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局部戰爭等各種突發事件層出不窮,國際環境更加復雜多變。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一定能夠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戰勝各種各樣的風險挑戰,不斷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隆國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黨組成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