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廖崢嶸:全球治理呼喚亞洲領跑
http://www.CRNTT.com   2022-07-25 09:23:01


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評社北京7月25日電/據環球時報報道,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冠肺炎大流行和烏克蘭危機又接續衝擊風雨飄搖中的國際體系,世界發展邁入一個更加不確定的時期。以較高增長、較低通脹為特征的“大穩健時代”(the Great Moderation Era)戛然而止,美國經濟陷入滯脹并面臨抑制通脹與刺激疫後經濟反彈、抑制通脹與防止債務泡沫破滅等多重兩難境遇。疫情觸發全球供應鏈危機,烏克蘭衝突引發全球能源危機和糧食危機,美國聯合盟友用經濟制裁應對俄烏衝突,殺人一千自傷八百,加劇了自身困境。

  發達經濟體身處困境將拖累世界發展。美歐為治理通脹被迫加息將減緩增速,增速放緩甚至陷入衰退又將壓縮全球需求、削減貿易和投資、抑制出口國增長。美歐加息還將導致資本流動轉向,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海外融資成本上升、本幣貶值,一些發展中經濟體由此面臨衛健、能源、糧食以及債務等方面的叠加壓力。美歐自顧不暇,眼光愈發從全球治理退回國內治理。相比之下,亞洲區域國家或可在此非常時刻為改善全球治理提供更多新的思路與解決方案。

  這首先因為亞洲正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越來越重要的引擎。新世紀頭20年是國際經濟格局變化的關鍵時期。IMF數據顯示,2000年到2021年,發達經濟體經濟總量占全球比重從79%下降到58%,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總量占比則由2000年的21%提高到2021年的42%。從區域看,同一時期美國經濟總量占全球比重從大約30%降至24%,歐盟從21%降至18%,而新興市場及發展中亞洲經濟體則從7%上升到25%。另據IMF估計,2021年亞洲經濟總量占世界比重,較2020年提升0.2個百分點至47.4%。IMF、世行等機構預測,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將大幅放緩,美國、歐盟增速將低於2.5%,而中國、印度增速仍在發達國家一倍或以上,有望成為逆境中的增長主引擎。

  亞洲以及亞太區域價值鏈仍在繼續深化,有望成為阻擋“逆全球化”的主導力量。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全球化遭遇重大挫折,貿易增速從經濟增速的兩倍甚至以上降到不及或追平經濟增速,這表明全球化對增長的促進作用下降,呈現“慢全球化”特征。同時價值鏈、產業鏈、供應鏈從擴張轉為適度收縮,并向北美、歐洲和東亞三大區域集中,呈現“近鏈化、短鏈化”特征。美歐等出台逆全球化政策,新冠大流行則加劇了這一趨勢。疫情發生以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到極大衝擊,斷鏈現象頻頻發生,但區域間的貿易往來卻有所增多。亞洲開發銀行發布的2022年《亞洲經濟一體化報告》顯示,盡管疫情限制和供應鏈中斷阻礙全球貿易,但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各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卻上升到30年來最高水平。報告顯示,由於亞洲全球價值鏈(GVC)與中國的供應鏈聯系以及在高、中技術領域價值鏈聯系的深化,其區域價值鏈聯系在疫情期間有所加強。

  另外,亞洲地區發展合作的多樣性、包容性是其他地區所罕見的。就合作網絡而言,存在著CPTPP、RCEP等超大型區域自貿協定,還有“東盟+”、中日韓之間以及中日韓等與其他國家間雙邊或小多邊的自貿安排,等等。正在實施或推進中的合作安排以及新型夥伴關系網絡成為建構地區新秩序的基石,相當程度消解了美國在本地區主導構建排他性、歧視性安全同盟和夥伴體系的消極影響。在合作理念上,東盟的開放地區主義,中國提出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地區國家共同堅守的多邊主義,正在替代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觀,消解大國競爭思維和單邊霸淩給地區帶來的衝擊。

  亞洲需要發揮智慧預防美歐禍亂東引。近代以來亞洲飽受戰亂之害,經歷過殖民者入侵、帝國主義爭霸戰爭、世界大戰,冷戰期間歐洲享受著冷和平但亞洲卻熱戰頻仍。冷戰後亞洲還發生了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以及叙利亞衝突等局部戰亂。縱觀近現代史,亞洲戰亂主要根源在於帝國主義、殖民主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主導地區命運的圖謀。西方有一種思維,認為競爭是國家間關系的本質,各國必然為爭奪有限資源而處於對抗狀態:從全球來看,存在海權與陸權國家間的對抗,從區域來看,存在鄰國之間的天然對抗。美國奉行所謂“離岸平衡”戰略,利用亞歐大陸內部矛盾拉一邊打一邊,防止出現可以挑戰美國的地區主導力量,以最小代價維護其全球霸權。美國力推北約東擴、挑動俄烏衝突是其這種戰略的最新表現。

  當前,俄烏衝突呈持久化趨勢,歐洲核心區或陷入長期衝突與對抗。但美國仍視中國為主要“挑戰”甚至對手,正推動北約向亞洲擴展,鞏固舊同盟謀劃新同盟,打造亞洲版北約,一體遏制中俄;掏空一中原則,推動台灣防衛“刺猬化”“豪豬化”,鼓動“台獨”越界踩綫,并誘拉地區國家選邊站隊。地區國家需要高度警惕并用實際行動抵制美歐將其治理失敗“甩鍋”中國,進而以“中國威脅”為借口將戰禍東引的圖謀。亞洲國家有著悠久的和平文化傳統。冷戰後,地區國家抓住全球化機遇,謀求發展自主,減少外來幹預,擱置歷史遺留紛爭,克服意識形態分歧,包容制度文化差異,以合作求共贏,為地區爭取到較長的和平發展期,成果來之不易,經驗尤其寶貴,需要倍加珍惜。

  全球和地區發展又走到十字路口,亞洲國家的選擇非常關鍵。亞洲亂則世界亂,亞洲穩則世界穩。從6月份開始,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以及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等已經或將陸續上演,全球治理進入“亞洲時刻”,相信亞洲國家和人民將不負時代,為全球治理貢獻更多亞洲智慧和亞洲方案。

  (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平發展研究所所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