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為現實
http://www.CRNTT.com   2022-10-01 08:10:07


 
  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新時代10年,我們黨始終將實現社會保障全民覆蓋作為重要目標,實施了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過10億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6億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讓人們工作更安心、生活更舒心、對未來更有信心。

  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就。目前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到78.2歲,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人民群眾醫療負擔持續減輕,“看病難”問題有效緩解,“看病貴”問題得以減輕。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中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最大程度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2021年,中國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91.4%,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7.8%,分別比2012年提高6.4個百分點和27.8個百分點,與高收入國家差距顯著縮小。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0.9年,就業人員素質大幅提高。

  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文章指出,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早期,自然資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改革開放後,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態環境問題一度成為中國現代化發展的短板,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一大向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顯著成效。10年來,中國空氣質量明顯好轉,成為世界上空氣質量改善最快的國家。水環境質量逐步改善,全國地表水Ⅰ—Ⅲ類優良水體斷面比例達到84.9%,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土壤污染風險得到有效管控。

  綠色低碳發展扎實推進。10年來,中國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全國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26.2%。能源結構明顯改善,風電、光電、水電、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穩居世界第一。碳匯能力持續提高,森林面積持續增長,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上線交易。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加速落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力度顯著加大。10年來,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加快建立完善,制修訂了生物安全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生態保護監管力度明顯加大,長江十年禁漁取得顯著成效,祁連山、秦嶺北麓等地區實現了由亂到治的生態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和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初見成效,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得到很好恢復。全面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安全屏障得到有效鞏固。
  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文章分析,20世紀後半葉以來,全球政治經濟版圖發生深刻變化。其中最為顯著的變化之一,就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所占份額不足5%。2021年,中國GDP規模達到17.7萬億美元,占世界經濟份額上升至18.5%。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新時代10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方位開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中國新發展給世界帶來新機遇,中國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對外貿易方面,2021年中國貨物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6.05萬億美元,服務貿易突破8000億美元,分別較2012年增長56%和70%。國際投資方面,2021年中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735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55.3%,利用外資質量進一步提高。制度建設方面,出台外商投資法,全面推行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連續5年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中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從2013年的第九十六位躍升至目前的第三十一位。

  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被多次載入聯合國決議,為應對當前全球性挑戰指明了方向。積極推進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改革,推動上海合作組織、亞信峰會、“中國+東盟”、“中國+中亞五國”等區域合作。中非合作論壇等多邊合作論壇持續舉辦,多領域合作務實推進。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從更廣闊的視角統籌發展和安全,為推動世界可持續發展、應對全球安全治理難題貢獻了中國方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在疫情防控、疫苗研發、醫療救援等方面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已向150多個國家和15個國際組織提供了抗疫物資援助。

  共建“一帶一路”從願景變為現實。2013年到2021年,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年度貿易額從1.04萬億美元擴大到1.8萬億美元,增長73%;國際投資和產能合作不斷深化,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累計1613億美元。中國與13個沿線國家簽署7個自貿協定。截至今年7月底,中國與149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當今世界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

  新中國成立73年來特別是新時代1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充分證明了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嶄新篇章。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