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中國式現代化”深度探析
http://www.CRNTT.com   2022-10-13 08:06:16


   
  我國引領全球氣候變化談判進程,積極推動《巴黎協定》的簽署、生效、實施,宣布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就,也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肯定。
  
  一批“一油獨大”“一煤獨大”“一礦獨大”地區逐步擺脫資源消耗型發展模式,一批工業發達但污染嚴重地區實現綠色轉型,一批生態優良地區初步培育形成綠色增長點,找到了建設生態文明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的致富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賀克斌指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指標與環境指標逐步走向雙贏。他說,以前國外專家來做報告,常會拿出一張發達國家喇叭口形圖表,顯示GDP、各類工業產量增長的同時,污染物濃度在下降。“2013年以前我們拿不出這張圖,現在我們拿出來了。”
  
  實踐表明,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不僅可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但也要看到,生態環境修復和改善,是一個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仍然面臨諸多矛盾和挑戰,生態環境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還沒有到來,生態環境質量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相比,同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要求相比,都還有較大差距。
  
  要看到,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有一個過程,傳統產業所占比重依然較高,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尚未成長為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能源結構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污染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任務艱巨,資源環境對發展的壓力越來越大。
  
  更要看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是國際潮流所向、大勢所趨,綠色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產業競爭制高點。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無疑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任重道遠。
  
  開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局面
  
  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
  
  堅持不懈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解決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的基礎之策。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抓住資源利用這個源頭,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抓住產業結構調整這個關鍵,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把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用地結構調整,加快形成節約資源能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集中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寬廣度,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這既是增加優質生態產品供給的必然要求,也是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帶來不利影響的重要手段。堅持系統觀念,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出發,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更加注重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完善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制度。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讓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獲得合理回報,讓破壞生態環境付出相應代價。
  
  積極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國際合作,認真履行國際公約,主動承擔同國情、發展階段和能力相適應的環境治理義務,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不斷增強制度性權利,實現義務和權利的平衡,展現我國負責任大國形象。
  
  提高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構建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的制度機制。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強化綠色發展法律和政策保障,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法律法規。完善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管理,建立健全穩定的財政資金投入機制。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推進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今天,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叠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奔向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以及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我們要始終保持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勇毅前行,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奮力譜寫美麗中國新篇章。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經濟日報調研組 調研組成員:齊東向、曹紅艶、欒笑語、牛瑾、歐陽優、徐胥、仇莉娜、執筆:曹紅艶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