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點贊新時代:傳承塞罕壩精神接續奮鬥
http://www.CRNTT.com   2022-10-22 09:58:46


  中評社北京10月22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導,“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我眼前這片鬱鬱葱葱的萬畝林海就是最生動的注腳。”站在林區深處的月亮山望海樓,塞罕壩機械林場場長陳智卿在電話里對記者說。

  月亮山望海樓是林區最高的火情瞭望點,陳智卿每次過來都要細細查看。去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塞罕壩機械林場考察,對林場的工作給予肯定,並再三叮囑,防火責任重於泰山。“請總書記放心,我們一定把森林當成家人一樣管好護好,確保萬無一失。”當時站在旁邊的陳智卿這樣回答。牢記囑托,陳智卿帶領林場職工通過強化空中巡護、地面巡察、視頻監控等手段,完善立體化防火預警監測體系,牢牢守住建場以來零火災的安全底線。

  昔日的塞罕壩是一片林木稀疏、風沙肆虐的荒僻高嶺,六十載接續奮鬥,這裡已經變成115.1萬畝的人工林海,每年可涵養水源2.84億立方米、釋放氧氣59.84萬噸,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範例”,獲得聯合國“地球衛士獎”和“土地生命獎”。“我們沒有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陳智卿說,在新時代,林場人員鉚足勁開展攻堅造林,在土壤貧瘠、岩石裸露、蒸發快速的石質陽坡完成造林10.36萬畝,建設近自然混交林以維護森林生態健康,這道守衛京津的生態屏障更加堅固。

  一抹抹綠意的背後,是一張張堅定的面孔。1962年,林場首任黨委書記王尚海帶領著一支369人、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隊伍到壩上頂風冒雪墾荒植樹。如今,接力棒傳到了陳智卿等第三代務林人的手中,在黨的領導下,越來越多的守林護林人扎根林場,持之以恒育苗防害、科研攻關。

  “當時沿著木棧道走著,我給習近平總書記介紹了林場生態環境的情況,並對著展板上的老照片講述了王尚海等同志‘造林大會戰’的事跡。”陳智卿介紹,習近平總書記還會見了三代林場職工代表,稱讚“你們用實際行動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大家深受鼓舞。

  塞罕壩創業路是綠色之路,更是高質量發展之路。據介紹,近年來,林場不斷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通過駐村幫扶、生態旅遊、苗木生產,使4萬多群眾受益,帶動2.2萬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並成為人們持續增收的“綠色寶庫”。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