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外媒:歐洲今冬能源保障“看天吃飯”
http://www.CRNTT.com   2022-10-28 20:46:50


  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電/據參考消息網報道,歐洲因俄羅斯能源供應減少而出現的天然氣價格和電價暴漲正在加劇通貨膨脹,在北半球冬季來臨前就讓消費者深受創紀錄賬單之苦。而今年冬天的能源保障只能“看天吃飯”。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10月24日報道,德國正依靠溫度計來衡量危機,寒冷的冬天將使該國陷入75年來最大的衰退。

  報道稱,德國今年冬天面臨挑戰。一旦政府寄予希望的兩個前提中的任何一個失敗,這個歐洲主要經濟體的衰退就可能成為過去75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就在幾天前,德國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表示,如果冬天不太冷并且有足够的天然氣來滿足需求,該國可以安全面對接下來的冬天并經歷較為溫和的衰退。問題在於,盡管從技術層面上達到了天然氣儲備的目標,但氣候不會受政府左右。

  德國四大經濟研究機構分析了滿足上述兩個要求的各種場景,結論是挑戰非常嚴峻。只有在今冬較為溫暖、節能20%的情況下,經濟衰退才會溫和:國內生產總值(GDP)將下降4%,并最早可能於2024年再次增長。

  如果出現極端低溫和儲備很少的情況,德國將進入戰後以來最嚴重、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危機:到2023年,GDP將收縮7.9%,冬季(收縮)將高達14%。然後在接下來的2024年將收縮4.2%,其中包括2024年一季度收縮15%。

  這將是一個新的維度:德國在其歷史上從未經歷過這樣的蕭條。它不僅會減少收入從而扼殺繁榮,還會造成社會和政治不穩定。

  “目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最大風險是天然氣的供應,”研究人員指出,“如果今年冬天的消費量沒有減少到像政府預測的那樣足够的程度,就會出現供應短缺。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將不得不進一步限制生產。”更重要的是,還不能排除來年冬季的天然氣短缺,除非儲存設施全年都能裝滿。這將導致2023年冬季再次出現短缺問題。<nextpage>

  報道說,德國目前只能用溫度計來衡量危機。萊布尼茨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托爾斯滕·施密特表示:“風險情景將由溫度決定。”但經濟學家預測短缺將在20%左右。專家認為,GDP收縮將使所有行業受到影響,尤其是制造業,到2023年將下降26.6%。

  另據路透社10月14日報道,盡管天然氣儲備保持較高水平、液化天然氣流量穩定,但歐洲大陸仍然面臨可能加劇經濟困難的電力短缺、斷電和能源配給。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預報說,歐洲12月可能面臨一次寒潮;鑒於歐洲各國試圖應對稀缺的天然氣供應和高昂的能源價格,這預示著能源緊張可能進一步加重。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局長卡洛·布翁滕波告訴記者:“出現寒潮的可能性仍然非常大。而且,風險略高於平時。”

  布翁滕波說:“如果降溫,取暖能源需求可能小幅增加。”

  更嚴重的是,寒潮引起的天然氣需求增加可能遇上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減少,因為高氣壓系統往往意味著風量和雨量減少,盡管其雲層較少的趨勢可能提高太陽能發電。

  標普全球評級公司總經理埃馬紐埃爾·迪布瓦-佩爾蘭說,“歐洲目前面臨冬季供應可能比需求低7%至8%”左右,天然氣缺口約為200億立方米。寒冬可能導致實際短缺是這個數字的兩倍。

  能源視綫咨詢公司分析師萊昂·伊茲比基說,歐洲的寒冬可能導致歐洲天然氣需求增加80億立方米。

  而北溪天然氣管道事件似乎已經讓恢複天然氣供應的希望徹底破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