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時代背景和理論創新
http://www.CRNTT.com   2022-11-01 09:03:23


   
  關於社會主義經濟本質的理論。習近平經濟思想創造性地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刻闡明了新時代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主要任務和方針政策,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於社會主義經濟本質的理論。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一點,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2021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強調,“祗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刻闡明了發展為了誰、依靠誰、發展成果由誰共享這一根本問題,是貫穿習近平經濟思想的一條基本脈絡。
  
  關於推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理論。習近平經濟思想創造性地提出推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思想,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強調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又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強調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強調要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強調要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深刻回答了推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於市場經濟的理論。
  
  關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高質量發展既是習近平經濟思想中的重要範疇,也是具有原創性的重要理論。在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並從供給、需求、投入產出、分配、宏觀經濟循環等方面闡明高質量發展的基本特徵。習近平經濟思想還從經濟規律層面闡明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強調“經濟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上升不是線性的,量積累到一定階段,必須轉向質的提升,我國經濟發展也要遵循這一規律”,將高質量發展上升為規律性的理論成果。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高質量發展理論作為新時代指導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理論,為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提供了根本遵循。
  
  關於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理論。這是習近平經濟思想關於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戰略選擇的理論。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經濟循環格局發生深度調整。新冠肺炎疫情加劇逆全球化趨勢,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上升。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首次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2021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於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最本質的特徵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關於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理論,深刻闡明了自主和開放、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的辯證關係,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經濟循環規律的認識,對在日趨嚴峻複雜挑戰中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形成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於統籌發展和安全的理論。這是習近平經濟思想關於發展和安全關係的理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我國各類矛盾和風險易發期,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我們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強弱項,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挑戰,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順利推進。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要牢牢守住安全發展這條底線”“這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題中應有之義”。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的理論,深刻闡明了發展和安全的辯證關係,對在複雜環境下更好推進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第三,形成具有原創性、系統性的理論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11月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我們要立足我國國情和我們的發展實踐,深入研究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揭示新特點新規律,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習近平經濟思想中的新發展理念、中國式現代化等既是具有時代性、原創性的理論體系,也是“系統化的經濟學說”的重要理論成果。
  
  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在習近平經濟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1月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許多重大理論和理念,其中新發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回答了關於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於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新發展理念回答了中國要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的基本理論問題,是提煉和總結中國經濟發展的規律性成果,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探索創新發展規律、協調發展規律、綠色發展規律、開放發展規律、共享發展規律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國式現代化是具有原創性的理論體系,是總結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功經驗的重大理論成果,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發展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集成,也是習近平經濟思想原創性、系統性的集中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強調,“我們所推進的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國情的中國特色”“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闡明,“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必然選擇,回答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特徵、本質要求、動力、方式、路徑和世界意義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具有原創性、系統性的理論體系,也是關於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理論範式。
  
  第四,提出具有原創性的思想工作方法。
  
  科學的思想方法是理論創新的重要前提。習近平經濟思想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提出了具有原創性的思想工作方法,如強調系統觀念、辯證思維、底線思維、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等,形成習近平經濟思想關於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
  
  習近平經濟思想包含了許多思想方法的內容。例如,系統觀念就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方法,強調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祗有用普遍聯繫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發展規律。要善於通過歷史看現實、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係。強調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提高統籌謀劃和協調推進能力,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又如,重視運用辯證法,強調辯證思維。習近平總書記在講到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時強調,“要講辯證法、兩點論,‘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在分析供給和需求的關係時強調,“供給和需求是市場經濟內在關係的兩個基本方面,是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係,二者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相互依存、互為條件”“放棄需求側談供給側或放棄供給側談需求側都是片面的,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關係,而是要相互配合、協調推進”。再如,底線思維也是習近平經濟思想中有鮮明特色的思想方法論,強調凡事從最壞處著眼、向最好處努力,打有準備、有把握之仗,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作為指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踐的理論,習近平經濟思想高度重視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例如,強調穩中求進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強調穩是大局,要在堅持穩字當頭、保持大局穩定的前提下謀進,“進”的重點要放在調整經濟結構和深化改革開放上,在穩的基礎上積極進取。再如,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強調目標是奮鬥方向,問題是時代聲音。既要以目標為著眼點,在統籌謀劃、頂層設計上下功夫,以增強方向感、計劃性;又要以問題為著力點,在補短板、強弱項上持續用力,以增強精準性、實效性。
  
  習近平經濟思想展現強大真理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經濟思想科學指引下,黨中央採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誌性成果,團結帶領人民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114萬億元,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提高7.2個百分點,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不斷鞏固和提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39800元增加到81000元,接近世界銀行劃分的高收入國家門檻值。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產業結構加快升級,數字經濟迅猛發展,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我國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的排名由第34位上升至第11位,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我國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新的一大步,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奠定堅實基礎。事實雄辯地證明,習近平經濟思想具有強大思想偉力和科學真理性。
  
  我國已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這將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前所未有的大跨越,擺在我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指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嶄新局面。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一鳴(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