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關於女兒》:母與女之間的世界
http://www.CRNTT.com   2022-12-08 14:36:54


 
  在母親的敘述中,我們能感覺到她那發自心底的疲憊感。在那個炎熱的夏天,黏稠的汗水貼著了疲憊且滿是疼痛的身體。作者反復營造的這一氛圍不僅僅只是外部環境,其實也就是母親的處境,她被疲倦和疼痛包圍,無法突破。但即使如此,她還是希望能改變女兒,而在這其後甚至似乎是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在督促著母親要不遺餘力地去這樣做,並且甚至就連她自己都無法控制。那麼母親背後的那股力量是什麼?來自哪裡?

  在小說中,母親十分在意鄰居和他人的眼光,因此當女兒帶著自己的女友回家住後,母親擔心鄰居們的閑話。而這些面目模糊的“鄰居”與“他人”的目光以及閑言碎語所象徵的正是主流的意識形態與規範。而也正是這些規範督促著母親該如何展現自己,以及該如何教育女兒。縱觀小說我們會發現,父親的角色自始至終都是缺席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母親承擔著傳統的雙重責任。但即使如此,她對女兒的不滿、督促和矛盾依舊主要來源於她的母親身份,在韓江的《素食者》與趙南柱的《82年生的金智英》中,我們會發現,父親對女兒的教育往往是嚴肅的、命令式的,很少會出現苦口婆心、絮絮叨叨的情況。而母親則大都承擔了這樣的角色,即訓練和要求女兒走上“正常女人”的道路和生活。

  那“正常女人”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在小說中,母親反復對女兒提及自己的心願,只是希望“讓我獨一無二的女兒能夠不受到這個世界的關注,自然而平凡地活下去”。在這個母親的心願裡,“自然”是核心詞匯,而何謂自然?對於一個女人而言,成為一個“好孩子、好姐妹、好妻子、好母親、好鄰居”就是自然的。在《82年生的金智英》以及《她的名字是》中,我們反復看到對一個韓國女人來說,讀有限的書,找個好老公,生兒育女以及照顧好家庭就是最自然的事。然而恰恰是在這“自然”的生活中,女人們感到了痛苦與迷失,並且也恰恰是通過對其的反思,女作家們開始揭露在這些看似“自然”美好背後的男性結構性剝削與壓迫。

  三、誰之家?

  區別於朴婉緒、殷熙耕和申京淑這些女作家,出生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韓江、趙南柱、金愛燦與金惠珍,她們對於現代核心家庭的反思一方面繼承了前輩們的批判精神,另一方面她們也發現在當代這個提倡婚姻自由且男女平等的社會中,最古老的家庭在現代的新模式中依舊存在著根深蒂固的性別不平等與剝削(上野千鶴子《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終結》)。在《關於女兒》中,母親並非不知道家庭內的痛苦,但即使如此她依舊希望女兒能找個男人結婚,而對其同性情感和關係始終抱持懷疑的態度。在書後金申京淑所寫的導讀中,她指出這是因為韓國社會不相信“朋友或愛人之類的鬆散關係”,認為這類關係因為沒有保障而不會有未來。母親與珍女士的故事便反映了這一普遍焦慮,即如果沒有家庭,沒有子女,一個女人的晚年該如何度過?這樣的恐慌導致母親對女兒的晚年生活充滿焦慮與悲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