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支持西部地區培育新興產業
http://www.CRNTT.com   2022-12-11 10:00:46


  中評社北京12月11日電/西部地區應繼續發揮比較優勢,結合區域特點充分研究清楚產業結構與布局,努力推動符合條件的新興產業發展。既有必要推進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也應因地制宜發展現代服務業。此外,還要深化東西部科技創新合作。
  
  不久前,寧夏宣布建設“西部數穀”,意在高質量發展綠色算力產業。此舉是我國西部地區推動新興產業有序健康發展的一個縮影。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以新興產業打造西部地區新的經濟增長引擎,是加快區域經濟結構轉型、促進區域協調的重要途徑。
  
  何為新興產業?這類產業是指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關係到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有全局性、長遠性、導向性和動態性特徵的產業。具體來講,新興產業大致可分為新技術產業化形成的新產業、傳統產業經高新技術改造形成的新產業以及社會公益事業經產業化運作形成的新產業等類型。與傳統產業相比,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形成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更是我國西部地區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長期以來,依托豐富的能源資源,煤電、冶煉、化工等高耗能產業一直是西部地區的主導產業。而隨著生態建設力度的加大以及環保政策趨緊,原有發展方式的不足也逐漸顯現,西部地區處於產業調整和轉型升級期。以大數據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不斷湧現。這些產業具有較好的成長性、較強的創新性、較高的集聚性等優勢,為西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發展帶來了新契機。儘管新興產業對設備運行、地質條件、能耗等方面有較高要求,但西部地區也持續利用自身的氣候優勢以及能源資源富集等資質,不斷優化完善新興產業的落地見效。如今,西部地區已成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能源等新產業的“試驗田”。比如,貴州、寧夏等地的“東數西算”工程建設就是一個典型。西部的算力資源,將更加充分地支撐東部數據的運算,開啟我國數字化發展新局面。
  
  有鑒於此,西部地區應繼續發揮比較優勢,結合區域特點充分研究清楚產業結構與布局,努力推動符合條件的新興產業發展。
  
  有必要推進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應著力挖掘傳統優勢產業與數字技術融合的巨大潛力,做好能源利用清潔化,加快科學、循環、綠色、低碳發展;做好礦產加工精深化,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做好製造業數字化,推動裝備製造自動控制向智能集成轉變。
  
  還應因地制宜發展現代服務業。根據地域特點,推動西部地區“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等新業態發展,適時推進網絡提速降費,加快發展農村電商、跨境電商。發揮生態、民俗等優勢,高質量深化旅遊資源的供需對接,在信息共享、行業監管、公共服務等方面增強國際合作,提升旅遊服務水平。
  
  要深化東西部科技創新合作。促進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廣泛應用並與之深度融合,在培育新動能和傳統動能改造升級上邁出更大步伐,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產業體系。西部地區可根據當地生態系統的承載力,制訂實施本地區產業開發的方案,以創新數據要素高效配置和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為重點,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創新、數字融合創新、數字基建創新、數字治理創新、數字生態創新,打造大數據發展升級版。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再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