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度重視縣域經濟地位和作用
http://www.CRNTT.com   2022-12-15 09:21:01


   
  一是堅持創新驅動,激發動力。提升縣域科技創新能力,是推動縣域經濟加快轉型升級、破解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深層次矛盾問題的有效途徑,需積極探索適應縣域發展實際的科技創新路徑。要以國家創新型縣(市)創建為抓手,推動縣域經濟加快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明確主導產業和突破方向,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做專做精特色產業,推動“傳統製造”向“智能製造”轉變,發展新業態新模式;要加快培育縣域創新主體,採取務實舉措培育高新企業,關注大學生、專業技術人員、新型職業農民等各類創新創業主體的需求,打造低成本、便利化、開放式的創新平台。
  
  二是加強協同聯動,形成合力。在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要重視區域協同,不僅要處理好城鄉關係,還要處理好縣域之間的關係。需充分利用自身區位優勢、比較優勢和功能定位,積極融入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的發展;主動融入發展大局,將自身發展與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結合起來;加快構建分工合理、協作緊密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城市功能體系,實現資源共享、市場互通、優勢互補、聯動發展;強化統籌謀劃和頂層設計,建立健全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的政策體系。
  
  三是發揮特色優勢,挖掘潛力。要立足縣域資源環境特點、區位條件、功能定位、經濟基礎,找准地方特色和市場對接著力點,發揮特色優勢。大城市周邊縣域應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積極融入鄰近大城市建設發展,主動承接人口、產業、功能,發展成為與鄰近大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補、產業配套的衛星縣城。具有專業功能的縣域應發揮資源禀賦、交通條件、人文歷史等優勢,積極培育提升先進製造、商貿流通、文化旅遊等專業功能。農產品主產區縣域可根據功能定位和產業特色,有針對性地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業以及第三產業。位於重點生態功能區內的縣域應進一步豐富高質量發展和高標準生態保護的創新實踐,發揮生態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生態補償等機制,發展適宜產業和清潔能源,為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築牢生態安全屏障提供支撐。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