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消費善意的虛假“慈善”短視頻須嚴查
http://www.CRNTT.com   2023-02-22 15:23:13


  中評社北京2月22日電/網評:消費善意的虛假“慈善”短視頻須嚴查

  來源:東方網 作者:付彪

  破舊的房屋,昏暗的燈光,老人和小女孩在火塘邊吃飯,身旁雜物堆積,主播指著低矮的小屋說:“這是祖孫兩人居住的地方……”近日,在某短視頻平台,自媒體博主“雲南波波”(曾用名“波波善行”)展示了大涼山一名老人和小女孩的簡陋生活環境,稱女孩是老人撿來的孤兒,兩人相依為命。不少網友看後,直呼“太心酸”,紛紛留言想要資助這個家庭。但也有一些網友分析認為視頻的真實性值得懷疑。(2月21日《華西都市報》)  

  又是一場自媒體博主“導演”的苦情戲:所謂祖孫兩人居住的破爛小屋,其實是老人的生產用房;視頻中的小女孩,並非老人撿來的孤兒,而是其他村民的女兒。令人氣憤的是,其中一條視頻裡,博主自稱“資助”一位老人3000元,但視頻拍完又收回了2800元。該博主還曾發布一對姐弟的擺拍視頻,稱姐弟每天上山背柴,平時只能吃土豆,姐姐因沒有戶口只能輟學放羊。其實,姐弟都在當地村小讀書,都有對應身份證號和學籍證明。 

  大涼山曾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深受國人關注。隨著脫貧攻堅的實施,現在的大涼山已不是過去的大涼山。用貧困和善意來博眼球,靠擺拍“賣慘”來贏得關注,無非是為了追求流量。視頻裡滿滿的善意,背後卻是滿滿的利益。比如2021年,“韓文團隊”塑造了一個叫阿佳的女孩,父親去世、沒見過母親,上不起學,以此騙網友購買“涼山地區貧困村民銷售的自產蘋果”,獲利29萬元。去年11月,某自媒體博主發布一則“涼山15歲女孩每晚撿瓶子賣錢交學費”的視頻,讓不少網友“心疼”,短時間內獲得點贊和收藏都超10萬、轉發6.2萬。經當地核實,這些故事都是編造的、視頻是擺拍的。 

  短視頻追求流量無可厚非,但絕對不能為了追求流量而造假,更不能因此喪失道德底線、踐踏法律紅線。擺拍“賣慘”視頻,無疑玷污了當地老人和孩子的淳朴,褻瀆和消解了公眾的愛心,破壞了網絡生態。更進一步,這是一種不折不扣的欺騙行為,打著涼山的招牌,博取同情和關注,其實就是借機斂財,涉嫌詐騙誤導,而且嚴重詆毀了當地脫貧攻堅的成果。據瞭解,目前涼山州相關部門正在對“雲南波波”及相關事件展開調查和處置。 

  流量意味著收益,對於類似亂象,如果不嚴加整治,必然會讓更多博主趨之若鶩。有關部門要加大打擊力度,深化排查整治,督促短視頻平台負起主體責任,嚴把審核關,對編造故事、虛設人設等短視頻,發現一個封殺一個,不讓其有展示的機會。尤其要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懲處力度。比如,以擺拍“賣慘”來騙取愛心款則涉嫌詐騙,該立案的立案,該查處的查處,該判賠的判賠,該公開道歉的公開道歉,提高違法成本,使其得不償失。 

  自媒體從業人員一定要守住道德底線、法律紅線,用正能量贏得大流量。做慈善更應保證短視頻的真實性,不能打著善意的旗號,掙著騙人的錢。廣大網友也應對這樣的短視頻保持警惕,如果有人借此收取捐款或帶貨等,一定要抱有戒心,以免善心被利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