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完善支持人口高質量發展的財政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23-06-07 07:55:00


  中評社北京6月7日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口發展是關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必須著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科學把握人口發展規律,深刻理解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兼顧多重目標統籌政策安排,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高質量人口支撐。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財政政策的支持,應合理把握財政政策支持人口高質量發展的方向、節奏、力度,充分發揮財政政策支持人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實現可持續的人口發展,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認識、適應、引領人口發展新常態 

  光明日報發表東北財經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呂煒、劉欣琦文章分析,當前中國人口發展呈現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的趨勢性特徵,必須全面認識、正確看待中國人口發展新形勢,認識、適應、引領人口發展新常態。人口總量、結構和質量上的新變化形成了未來人口發展的基本特點,是中國中長期發展面臨的基本人口國情和人口背景。

  人口總量增速放緩。從人口總規模看,人口總量慣性增長,人口增速有所放緩。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比2010年增加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下降0.04個百分點。2020年,中國總和生育率為1.3,低於2.1的代際更替水平,進入1.5以下的“低生育率”區間。2016-2019年間女性就業人員占比保持在43%-44%之間,使得生育帶來的機會成本進一步提高。家庭戶規模繼續縮小。數據顯示,全國共有家庭戶49416萬戶,平均每個家庭戶人口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減少0.48人,家庭戶變化主要受中國人口流動日趨頻繁、住房條件改善、年輕人婚後獨立居住等因素影響,單人戶、純老戶、殘缺戶比例不斷增加,家庭成員的時空離散性增大。家庭小型化導致家庭養老和撫幼功能弱化,家庭養老托育負擔加大。

  人口老齡化、城鎮化加快。從年齡結構看,勞動年齡人口下降,人口撫養比上升。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0-14歲人口占17.95%,較2010年上升1.35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占63.35%,較2010年下降6.79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占18.70%,較2010年上升5.44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占13.5%。2020年,中國人口撫養比為45.9%,較2010年增長11.7個百分點。從空間分布看,人口城鎮化水平加速提升,人口流動更趨活躍,向經濟發達區域、城市群進一步集聚。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89%,較2010年提高14.21個百分點,提升速度有所加快。2020年,流動人口規模較2010年增加69.7%,其中,從鄉村到城鎮的流動在總流動人口中占比達66.2%。省內人口流動超過跨省人口流動,這與近年來中國大力支持區域協調發展、鼓勵重點省份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密不可分。

  人力資本不斷提升。近年來,中國人口素質大幅改善,人力資本提升明顯。一方面,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程度提升。2020年,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36萬人,與2010年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到15467人,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為2.67%,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67年提高至10.75年,其中大專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比達23.6%,較2010年提高11.3個百分點。這得益於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教育事業投入力度加大,教育普及成效顯著,高等教育持續快速發展。另一方面,老年人口素質不斷提高。2020年,60歲及以上人口中擁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萬人,比2010年增加2085萬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為13.90%,比10年前提高4.98個百分點。低齡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識、經驗、技能優勢,身體狀況尚佳,發揮餘熱和作用的潛力較大。

  系統謀劃人口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思路 

  文章指出,我們要以系統觀念統籌謀劃人口問題,以改革創新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把人口高質量發展同人民高品質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以系統觀念統籌謀劃人口問題。人口系統是一個包含人口數量、結構、質量等在內的復合系統,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發展有著整體的、多層次的關聯。以系統觀念謀劃人口發展問題,需要兼顧多重政策目標,使各項配套措施形成一攬子政策方案。尤其是須處理好以下關係:一是短期與長期的關係,始終將人口發展納入現代化建設的總體戰略安排中統籌考慮,最大限度發揮人口因素的能動作用;二是內部和外部的關係,重視把握人口各要素之間,以及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等外部要素間的相互關係;三是處理好人口與發展的關係,在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規劃計劃、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投資項目和生產力布局、城鄉區域關係協調、可持續發展等重大決策中,充分考慮人口因素,不斷健全人口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四是處理好人口與環境的關係,促進人口與資源、環境永續共生。

  以改革創新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始終用改革的辦法和創新的思維解決人口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著力提升適度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優化人口分布;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優化生育養育綜合服務,提升家庭發展能力;更加注重政府和社會協同治理,尊重並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積極性,營造生育友好的社會氛圍;尊重人口規律,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把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建立在經濟和財力可持續增長的基礎之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