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國際油價能否延續反彈之路?
http://www.CRNTT.com   2023-07-27 07:53:39


 
  “油價上漲至3個月以來的高點”

  國際油價連日來呈現震蕩上行態勢。截至7月24日收盤,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簡稱布油)報82.74美元/桶,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原油交易價格(簡稱美油)報78.74美元/桶。兩大指標較今年低點已分別上漲約15.17%和17.98%。

  “油價在仲夏期間強勁上漲,布油和美油均連續4周上漲。”《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稱。

  美國“石油價格”網站發文稱,近期國際油價攀升,多次出現日漲幅2%的情況。

  今年年初以來,國際油價在震蕩中曾多次呈現跌勢。3月,布油一度跌至70美元/桶,美油低至66美元/桶。4月中旬一輪短暫上漲後,油價再次出現連續4周下跌,其中,美油跌破70美元/桶關口。不久前,摩根士丹利、匯豐銀行、高盛等國際金融機構紛紛下調了國際油價預期。

  為提振油價,主要產油國頻頻“出手”削減產量。4月,沙特宣布從5月開始到年底日均減產原油50萬桶。6月,沙特宣布從7月開始日均額外減產100萬桶。7月3日,沙特宣布把日均自願減產100萬桶原油的措施延長一個月至8月底。

  7月3日,俄羅斯方面也表示,為確保原油市場供需平衡,俄羅斯將於8月對全球市場削減50萬桶的原油日出口量。2月,俄羅斯曾宣布從3月起日均原油產量削減50萬桶。該減產措施此後被延長至2024年年底。

  受供應擔憂影響,國際油價開始上揚。“隨著‘歐佩克+’加碼減產措施,市場對原油供應趨緊的預期蓋過了其他擔憂,油價上漲至3個月以來的高點。”彭博社日前報導稱。

  短期多因素推高油價

  分析指出,多方面因素助推國際油價走高。路透社日前援引分析師觀點稱,原油市場供應收緊,是油價上漲的關鍵原因。除了“歐佩克+”的減產舉措,利比亞政治局勢緊張導致的油田關閉、尼日利亞油田管線問題導致的供應中斷等,也刺激了油價上漲。此外,烏克蘭危機持續,加劇了市場對供應緊張的判斷。

  中國海油集團能源經濟研究院院長王震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油價走勢取決於宏觀經濟形勢、石油供需格局、金融市場、地緣政治等。近期,美國宣布戰略石油儲備回購計劃、中國政府多措並舉穩定擴大消費等需求側的利好消息,均有利於油價上升。在供給側,沙特和俄羅斯削減供應效果顯現,利比亞、尼日利亞等國供應中斷,美國活躍鑽機數持續下滑,也利多油價。

  投機行為也對油價波動產生影響。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記者表示,今年,受美聯儲多輪加息的衝擊,市場對經濟形勢預期轉弱,投機資本抓住形勢炒作油價,引發油價震蕩。

  此外,北半球夏季的航運及駕車出行高峰,也意味著汽柴油需求進入旺季。“近期全球汽柴油需求表現強勢,給原油價格上漲提供了正向支撐。”王震說。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油價雖然出現回升跡象,但與去年120美元/桶的高位相比,今年油價整體仍處於回落的大趨勢中。

  “烏克蘭危機是去年油價高企的主要‘推手’。今年俄油在制裁下實現出口‘轉向’後,地緣政治的溢價效應正在逐漸消除。同時,去年的高油價刺激了各主要產油國增加產量,全球石油庫存震蕩上行,今年上半年出現了供過於求趨勢,也導致了油價相對回落。4月,‘歐佩克+’正是基於對全球石油供過於求的判斷宣布了新的減產計劃,引發了後續的油價波動。”王震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