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國際油價能否延續反彈之路?
http://www.CRNTT.com   2023-07-27 07:53:39


 
  “宏觀經濟數據限制了油價漲幅”

  油價連漲能否持續?對此,不少國際金融機構表示,由於產油國減產及部分產油國供應下降,全球原油供應將趨於緊張,國際油價有望維持漲勢。高盛日前發布分析稱,“歐佩克+”的減產和出口量下降、美國原油產量增長放緩將導致今年三季度原油供應出現巨額赤字。能源服務公司貝克休斯也表示,美國能源公司近期將原油鑽井平台數量減少至530座,這是去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可能加劇市場的供應赤字。

  不過,全球宏觀經濟復甦態勢,為需求前景增添了不確定性。

  國際能源署(IEA)近日發布的月度原油市場報告指出,持續的全球宏觀經濟逆風和製造業衰退加劇,抑制了原油需求。該機構日前首次將今年的國際原油需求增長預期下調至220萬桶/日,並認為2024年的需求增長會進一步下降至110萬桶/日。

  “宏觀經濟數據限制了油價漲幅。”路透社稱,調查顯示,歐元區7月份的商業活動萎縮幅度超出預期,美國7月份的商業活動也放緩至近5個月的低點,發達經濟體的需求減弱,可能不利於油價上漲。

  “今年,全球經濟發展持續受到疫情‘疤痕效應’、貿易摩擦和美聯儲緊縮政策等因素制約,全球製造業持續低迷、產業鏈恢復緩慢,導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放緩。同時,發達經濟體核心通脹仍然高企,歐美加息動力仍在,導致市場流動性持續收緊,社會融資成本、經營壓力、違約風險持續攀升,推升全球金融市場避險情緒,影響油價走勢。”王震說。

  此外,地緣政治風險帶來了更多不確定因素。林伯強表示,目前,烏克蘭危機導致的產業鏈供應鏈混亂依然存在,並持續對原油市場產生影響。眼下,歐盟仍在實行針對俄能源的制裁措施,雙方圍繞能源的博弈仍未結束。後續,判斷國際油價的變化,需密切關注國際能源供應鏈的重組與調整進程。

  “主要產油國的減產政策、歐美的去通脹情況、美聯儲和歐央行貨幣政策調整預期、主要經濟體和原油消費國的經濟增長態勢等因素將持續影響國際油價波動。”王震說,“總體而言,由於全球宏觀經濟持續疲軟、製造業衰退加劇,全球原油需求增長前景依然黯淡。下半年,全球原油市場增長仍主要由新興經濟體帶動,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復甦將對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預期起重要作用。國際油價走勢仍需密切觀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