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以仁心仁術造福當地人民
http://www.CRNTT.com   2024-01-03 10:39:26


 
  “大家都說中國醫生醫術好”

  走進中國醫療隊在桑給巴爾島的駐地小院,印有“不畏艱苦  甘於奉獻  救死扶傷  大愛無疆”的橫幅格外醒目。2022年9月,來自江蘇省泰州市的第三十二期援桑給巴爾醫療隊抵達這裡,開始為期一年的援外醫療工作。醫療隊成員共21人,分為兩隊,分別在桑給巴爾島納茲莫加醫院和奔巴島阿卜杜拉·姆才醫院工作。

  一個周末清晨,記者跟隨中國醫療隊從駐地出發,驅車兩個多小時,來到位於桑給巴爾島最南端的馬昆杜奇區醫院。短短十幾分鐘裡,內科、外科、眼科、婦產科、口腔科等8個臨時科室準備就位——這是中國醫療隊結合當地衛生部門需求開展的一次義診。

  “聽說今天有中國醫生來義診,我的老師早早就帶著我和同學來了。大家都說中國醫生醫術好!”17歲的女高中生考薩爾坐在醫療隊眼科醫生董莉莉面前等候檢查。

  因為眼睛一直不舒服,考薩爾經常視線模糊。“向上看,向下看,向左看……”董莉莉一邊拿起設備檢查女孩的眼睛,一邊用簡單的斯瓦希裡語與她溝通。

  “結膜有點發炎,我給你開兩種藥。”董莉莉給考薩爾開了氧氟沙星滴眼液和紅黴素眼膏,並在藥盒上寫下每種藥的使用方法。

  醫療隊隊長趙小軍向記者介紹,桑給巴爾地區醫療條件落後,資源分布不均衡,當地民眾常常面臨缺醫少藥的困難。為了更好地解決當地“看病難”問題,醫療隊經常利用周末和假期開展義診活動,向有需要的患者發放治療藥品,受到當地民眾歡迎。碰到病情複雜的患者,醫療隊隊員還會幫助他們聯繫到醫療隊日常駐扎的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

  時近中午,等候室外排起了長隊。當地衛生部門官員哈立德穿梭在人群中,引導前來看病的患者去相應的診室。忙碌的間隙,哈立德告訴記者,他已經在非中醫療衛生合作領域工作14年了,與十多個中國援桑給巴爾醫療隊合作過,接觸過不少非中醫療衛生合作項目,也結交了很多中國朋友,“我為自己從事的這份工作感到驕傲。”

  在桑給巴爾期間,像這樣深入當地社區的義診活動已經開展了20多次。包括義診在內,醫療隊累計為當地病患提供醫療服務6萬餘人次。

  “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接受最先進的治療”

  24歲的沙哈爾·菊瑪曾是個活潑愛美的姑娘。不幸的是,巨大的卵巢囊腺瘤導致菊瑪的腹部不斷隆起,嚴重影響她的生育和健康。在當地醫生建議下,菊瑪來到納茲莫加醫院尋求中國醫生的幫助。

  徐信蘭是中國醫療隊的婦產科醫生。在給菊瑪進行細致檢查並同相關科室完善手術方案後,徐信蘭決定實施微創手術,摘除腫瘤,保住卵巢。手術室條件簡陋,這對醫生是極大的考驗。最終,在醫療隊多個科室的密切協作下,手術順利完成。菊瑪高興地表示:“感謝中國醫生,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接受最先進的治療。”

  對於第三十二期援桑給巴爾醫療隊來說,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婦產科醫生史曉瑩在阿卜杜拉·姆才醫院經歷“生死時速”,為一名出現先兆子宮破裂的產婦成功手術;五官科醫生錢劍、薛佳和麻醉科醫生蔣金華,在兩天時間裡與當地醫生一起完成了40台扁桃體、腺樣體摘除手術……

  中國醫生的敬業精神和精湛醫術贏得了當地民眾的信任,收穫了他們的真誠感謝。口腔科醫生盛磊曾收到這樣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個頜面部骨折患者手術成功後,為了表示對盛磊和醫療隊的感謝,帶著自家養了幾個月都舍不得吃的公雞,坐了近8個小時的船來感謝醫生,“沒有中國醫生高超的手術,我不可能恢復得這麼快。”盛磊婉拒了禮物,內心卻很感動,“這次經歷讓我充分感受到援外醫療工作的意義所在。”

  去年9月,坦桑尼亞桑給巴爾總統姆維尼接見醫療隊,向全體隊員頒發獎章及紀念證書,表彰他們作出的貢獻。姆維尼表示,醫療隊為桑給巴爾人民的健康和桑中友誼作出了突出貢獻,醫療隊帶來的新技術以及傳統中醫治療方法幫助桑給巴爾人民解除病痛、護佑健康,促進了桑給巴爾醫療水平的提升,“感謝中國政府長期以來對桑給巴爾衛生事業發展的援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