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三亞國際種業科學家大會看種業振興新動態
http://www.CRNTT.com   2024-01-07 17:08:24


圖為“十百千萬”農業後備人才培養工程啟動儀式現場。(來源:新華社)
 
  本屆大會,人才培育也是眾多專家、企業代表交流的熱門話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獻龍介紹,種業振興行動以來,生物育種的現代人才培養推進較快,隨著基因組、基因編輯和合成生物學等方面的進展,育種的人才培養也在升級,但之後需要繼續升級。

  “家兔種業的發展需要專家的支持,以及企業和市場的力量。”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秦應和介紹,目前,我們國家的種兔場或者育種公司掌握育種核心技術較少,很多企業聘請專家擔任企業顧問,但自身技術人員不具備育種能力,未來要加大相關方面人才的培育。

  針對種業人才扶持,會議期間,由三亞·國際種業科學家聯合體執委會、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聯合各相關單位牽頭的“十百千萬”農業後備人才培養工程正式啟動。該項目計劃用10年時間,從種業開始,同步或逐步擴大到植保、智慧農業、國際貿易等專業領域,每年甄選並組織不少於100家農業各領域領軍企業參與,年均安排1000位企業高管或企業專家擔任專業導師。參與學校通過組織學生自願申請、雙向選擇、一對一結對的方式,重點培養1萬名學生。力爭在20年至30年內,1萬名學生中能湧現出200名至300名優秀的農業科學家或企業家,脫穎而出3名至5名可能改變中國乃至世界農業進程的特殊人才。

  三亞·國際種業科學家聯合體副主席兼執委會主任李立介紹,“十百千萬”工程還將通過與學校共同組織“師生面對面”“高管大講堂”“校企合作懇談會”等方式,建立高校與行業領軍企業的深度協作機制,為推進校企合作攻關及成果轉化提供新平台、新機遇,形成產業吸納人才、人才振興產業的良性循環,為中國種業的振興貢獻更大的力量。

  (來源: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