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據人民日報社報導,國際電信聯盟(以下簡稱“國際電聯”)近期發布的《2023年事實與數據》報告顯示,全球使用互聯網服務的人口占比為67%,其中15—24歲的年輕人中有79%使用互聯網;5G移動網絡已覆蓋全球近40%的人口。報告認為,當前全球互聯網發展已取得積極成果,但互聯網接入不均衡的現狀表明,全球依然存在數字鴻溝。國際電聯秘書長多琳·伯格丹—馬丁表示:“技術發展得越快、越好,我們將所有人連接起來的使命就越緊迫。”
數字鴻溝依然存在
國際電聯年度報告《2023年事實與數據》通過對關鍵指標的評估來跟蹤全球互聯互通情況。報告顯示,目前全球互聯網用戶已增至54億人,比2022年增長了4.7%。報告認為,互聯網的使用與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在高收入國家,2023年有約93%的人口為互聯網用戶;在低收入國家,僅有27%的人口使用互聯網。此外,城鄉互聯網覆蓋程度相差較大,81%的城市居民使用互聯網,是農村地區互聯網用戶比例的1.6倍。
有關互聯網數據使用情況的分析結果表明,固定寬帶網絡在辦公室和家庭環境中仍十分常見,其互聯網流量遠遠超過移動寬帶網絡。2022年固定寬帶服務占全球互聯網流量的80%以上。2022年固定寬帶簽約用戶的月平均數據使用量為257吉字節,而移動網絡用戶的月平均數據使用量為11吉字節。在相關指標上,高收入國家和低收入國家之間存在差距。低收入國家每百人中衹有一個固定寬帶簽約用戶,固定寬帶月平均數據流量為161吉字節,移動網絡月平均數據流量為1吉字節。
報告同時顯示,5G網絡的全球分布也不均衡。高收入國家89%的人口已被5G網絡覆蓋,而在許多低收入國家,4G網絡只能覆蓋39%的人口,3G通常是連接互聯網的唯一途徑。
“我們有理由對全球數字發展前景保持樂觀,但各個地區間增長速度並不均衡。”國際電聯電信發展局主任科斯馬斯·扎瓦扎瓦指出,有關5G網絡覆蓋和互聯網流量的新指標凸顯了高收入經濟體與低收入經濟體之間存在的差距,全球數字鴻溝亟待彌合。他呼籲各國進一步採取措施推動互聯網接入、促進數字技術發展,為建設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未來奠定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