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國際學生評估結果引發教育反思
http://www.CRNTT.com   2024-01-18 16:41:27


  中評社北京1月18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近年來,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對教育質量的關注。在波羅的海地區,芬蘭和愛沙尼亞兩國學生成績尤其引人注目。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近期公布的2022年PISA測試結果顯示,芬蘭、冰島和瑞典這些曾經的教育先鋒多年來成績一直處於下降趨勢,芬蘭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三個測試項目上的成績有所下滑,而愛沙尼亞成為綜合成績第一的歐洲國家。

  “教育神話”不再

  PISA是由經合組織主導的國際性教育評估項目,旨在評估15歲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方面的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批判性思維、合作精神等素養。它提供了全球範圍內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比較數據,能夠體現不同教育體系之間的差異。各國的政策制定者、教育界人士能夠根據評估結果,改進本國的教育政策和實踐。

  2000年,第一份PISA報告的發布曾引起全球對芬蘭教育卓越性的討論,當時芬蘭學生的測試成績是全球第一。各國教育工作者們紛紛來到芬蘭考察,許多報紙和書籍都講述了芬蘭的“教育神話”,其他西方國家也普遍效法芬蘭。

  然而,據2022年的最新PISA測試結果,芬蘭15歲學生在各項測試中的表現均有所下降。例如在數學方面,自2006年以來,芬蘭學生的平均成績一直呈下降趨勢。2006年芬蘭學生的數學平均成績為548分,而到了2022年,分數下降到484分。此外,數學成績較差學生的比例從此前的7%增長到2022年的25%,表現出色的學生比例則有所下降。

  對此,很多芬蘭媒體發問:“世界上最好的學校怎麼了?”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教授感慨,曾經芬蘭教育因PISA而被神化,盲目崇拜、過度宣傳等導致很多人對芬蘭教育產生了錯誤認知,而芬蘭教育的缺陷一直以來被忽視了。

  芬蘭教育部官員認為,學生成績下降的原因與芬蘭社會環境的眾多變化有關,包括家庭間日益增長的貧富差距、教育資源水平的下降、兒童和青少年識字能力的兩極分化、對教育的信心下降、社交媒體吸引力上升以及心理健康問題增多等。此外,有芬蘭官員建議應批判性地審視綜合學校系統的有效性,並考慮如何更好地支持地方政府和教育提供者在本地應用國家核心課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