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當馬爾克斯最後一次化身為“她”
http://www.CRNTT.com   2024-03-24 13:59:19


 
  當馬爾克斯與杜拉斯過招

  “八月十六日星期五,她乘坐下午三點的渡輪回到了島上。她穿著牛仔褲、蘇格蘭格子襯衫和一雙低跟休閑鞋,沒穿襪子,打一把緞面陽傘,拎了個手提包,唯一的行李是一只沙灘旅行箱。出租車隊停靠在碼頭邊,她徑直走向車隊裡一輛被硝石銹蝕的老式車。司機仿佛朋友般對她打了個招呼,帶著她一路顛簸,穿過貧窮的村子……”

  她叫安娜·瑪格達萊納·巴赫,46歲,結婚27年。表面上看,婚姻關係和諧,有一個深愛她、同時她也深愛著的丈夫。她來自於一個音樂世家,丈夫也是音樂家之子。在看似天作之合的這段婚姻中,他們理所當然地育有一兒一女,生活優渥。

  寫作此書時已邁入古稀之年的馬爾克斯,想必很喜歡這個年屆中年的女主。他給她起的名字,也是有來歷的——巴洛克時期神聖羅馬帝國的知名作曲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第二任妻子和《我們八月見》的女主有著一模一樣的名字。

  她每年八月十六日搭渡輪來到加勒比海的這個小島,下榻在她熟悉的飯店,再去祭拜母親的墳墓。然後,她會在酒店住一晚上,第二天離島,回家,回歸熟悉的日常。

  為何是八月?或許是因為哥倫比亞的八月有著眾多節慶元素,如麥德林的鮮花節,聖瑪爾塔的海洋節、波帕揚的聖母升天日。八月,小島上熱浪和暴雨連番夾擊撲襲,這也恰恰反映了女主獨自前往墓園憑吊母親的心境——逃離家庭雞零狗碎日常的隱秘喜悅,以及對未知多元世界的焦灼渴望。

  馬爾克斯寫這樣的故事是駕輕就熟了。而熟諳文藝電影的觀眾,則窺見了似曾相識的配方:《廣島之戀》(1959)裡對陌生男子坦露心扉的法國女演員;《廊橋遺夢》(1995)裡迷上不速之客的美國主婦;《迷失東京》(2003)裡過氣的好萊塢男星在東京邂逅自帶禁欲氣質的女大學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