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海軍空中信息化力量:在刀鋒上行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01 09:35:50


  中評社北京7月1日電/他是“海天神眼”,讓中軍帳內運籌帷幄的將領們“看”得更遠、更透徹。

  他是“海天獵鷹”,常年在我國漫長的海岸線上,執行海上巡邏、維權等任務。

  他是海軍信息作戰的“主力軍”,擔負著“空中指揮所”和“海空信息中樞”的重要使命。

  他就是海軍一支重要的空中信息化作戰力量——北海艦隊航空兵某師。

  放下榮耀重新開始

  中國軍網綜合報道,這支部隊曾以轟炸機英雄而知名。1964年,石振山機組準確投下照明彈,配合友軍打下進犯我領空的P2V偵察機。1989年,這支以老舊轟炸機為主力裝備的部隊,正面臨艱難轉型——同類的轟炸機部隊有的被裁撤,而這個師必須轉向信息化、戰略型。

  每一次改裝,機型、操作完全不同,一切都要從零開始。更重要的是,這次的改裝意味著使命任務的重大變化。轟炸機只是在本土飛行,而從改裝巡邏機開始,外出執行任務常態化,寬闊而危機密布的海空,成為他們熟悉的風景。

  那時,部隊人員要麼年齡偏大,要麼是剛剛分來的年輕人,中間斷層,同時,除了駕駛艙,還需要培養任務艙的人員,不僅要“飛起來”,更得“看得遠、辨得清、抗得擾、打得贏”。

  裝備超前而又稀缺,飛行院校還沒有對應的人才培養機制怎麼辦?答案只有一個——靠部隊自身。他們選拔第一批骨幹到工廠“改裝”學習消化,然後回來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發揮孵化器的作用。

  迅速增加的任務,是更為關鍵的加速器。這支部隊的很多訓練是通過執行任務實現的,比如海上維權。飛行團隊的培養周期縮短到了6-8年。

  正是憑借這種時不我待的精神,在30多年只爭朝夕的歲月裡,幾代飛行員以拓荒者的姿態趟出了“滾動改裝、交叉改裝、一專多能”的改裝模式,將培養合格機長的時間整整縮短了兩年。

  從上世紀80年代改裝第一架某型巡邏機開始,該師經歷了“從戰略兵種向信息化兵種、再到信息化與戰略化組合兵種”的轉變過程。目前,這支部隊的兵力在整個海軍乃至全軍範圍都在調遣使用。

  有種狼在身後的緊迫感

  預警機是現代空中作戰體系的核心裝備,可以在全空域範圍內跟蹤監視目標,並對作戰飛機編隊進行有效指揮和協同。對於擁有預警機的一方來說,戰場是單向透明的,缺乏預警及支援的空中力量,在現代空中戰場上則脆弱而危險。

  當今,信息化戰爭是“讀秒之戰”,而以預警機為代表的新型戰機,戰鬥力形成加快一步,整個體系作戰力量就能多贏得一秒的先機。因此,該師官兵為了加快戰鬥力生成,時刻保持著“有種狼在身後的緊迫感”。

  很快,預警機的作用被更多人認識,離了不行,這支部隊變成了“香餑餑”。最近幾年,該師與三大艦隊的多支驅逐艦支隊、快艇支隊、航空兵師和陸軍某電子對抗團等單位建立了聯合訓練機制,使部隊目標探測、編隊跟蹤、引導攻擊等實戰能力極大提升。

  刀鋒上的巡航

  眾所周知,戰機飛行在數千米的高空,惡劣的氣象能夠對飛行產生巨大的威脅。在波詭雲譎的南海,往往戰機從本場出發時還是晴空萬里,但飛行兩三個小時就可能遇到雷雨天氣。在這片廣闊的海域,氣象預報也經常無法準確預測未來的陰晴。

  2001年,張新起和他的戰友們就在這裡遭遇過氣象險情,“整個機組差點回不來了”。儘管過去14年,他再次談起那次經歷,仍心有餘悸。

  張新起接到的是2000公里外的某島礁巡邏任務。出發時機場天氣不錯,但當時沒有氣象台,只能通過衛星雲圖大概了解2000公里外的天氣。他記得,前往目的地的航線上“全是不成塊兒的碎雲”,雖然不太理想,但並不妨礙飛行。

  當執行完任務返航時,一切都變了。在低空隨意飄蕩的小塊雲朵頃刻間聚成遮天黑雲,並招來雷雨和閃電。

  繞是繞不開了。擺在機組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從雲層中穿過,要麼尋找淺灘迫降。

  淺灘迫降雖然在教科書中學過,但誰都知道,一架體量如此巨大的戰機迫降在凹凸不平的灘塗上意味著什麼。

  張新起攥緊了拳頭,一字一頓地下了命令:“往雲層裡鑽!”

  這並不是盲目決策。在下命令的同時,張新起讓戰友啟動了雷達的氣象探測模式,戰機周圍的氣象狀況實時顯示在人們面前。氣象雷達圖用顔色代表天氣的惡劣程度,“稍好的是粉紅色,差一點的是紅色,再差一點的是黃色”。

  駕駛員操縱著戰機在雲層裡鑽來鑽去,密集的雨點敲打在機身上,張新起看到“飛機的兩個翼尖上嘩啦嘩啦地打著閃電”。不管是駕駛艙還是任務艙,所有人的眼睛都瞪得大大的,情緒緊張到了極點。

  在昏暗中折騰了半個小時,銀白色塗裝的戰機終於衝出了黑雲!當再次見到陽光時,張新起的眼淚嘩地一下湧出眼眶。事後有人對他說:“你們這是用平常所學救了自己一命啊!”

  事實上,飛行員面臨的危險遠不止惡劣氣象條件。一位大隊長說,執行遠海任務時,“茫茫大海,孤軍深入,出點機械故障可能就回不來了”。

  該師現任參謀長張輝琨任某飛行團團長時,領命執行某項重大遠海任務,有人建議作一套預案,萬一有情況可以備降到某機場。張輝琨聽後說:“如果不能把祖國的戰機開回來,我寧可葬身大海!”一席話說得大家熱血沸騰。

  與此同時,在各方力量矚目的東海、南海之上,該師戰機每次巡邏升空,均有不同國籍的外機前來挑釁,隔得最近時,他們的機翼與跟蹤而來的別國戰機的機翼,常常只相距二三十米,彼此的表情、手勢都看得一清二楚。“他們或是發出警告企圖讓我方離開,或是展示導彈掛架向我示威,但機組每次都能嚴格遵照海空規定,沉靜應對,並及時拍照取證,為國家外交爭取主動權。”該師一位上校介紹說。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這些飛行員砥礪出了“海天獵鷹”的血性和膽氣。

  北海艦隊航空兵某師多機種聯合訓練

  3月下旬,北海艦隊航空兵某師組織實施了一場由殲擊機、殲擊轟炸機、加油機等多機種參加的聯合訓練,檢驗了現代戰爭條件下,多機種聯合作戰、多方式戰場保障的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