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放軍潛艇剛服役就趴窩 專家連夜回京請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15 15:11:13


 
  2002年,團隊承擔新型高速異步電機研製任務,只有24歲的研究生王東被委以重任,執掌主設計師一職。那天,軍內外100多位一流專家匯聚一堂,進行可行性論證。專家們誤認為報告台上的王東只是一名普通的操作員。

  經過10年奮鬥,這項重大研究取得圓滿成功。如今,王東已成為研究所集成化發電方向的首席專家,博士論文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他本人還被遴選為全軍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學科領軍人才培養對象。

  王東的故事並非個別。28歲的某儲能裝備課題負責人歐陽斌博士、37歲的電力電子方向首席教授肖飛……在馬偉明創新團隊,這樣的名單可以列出長長一串。

  他們的成長經歷,折射著這個團隊的生機勃勃——現有在職幹部過半擁有高級技術職稱,近90%幹部擁有博士學位,團隊成員平均年齡僅35歲,形成梯次配備、接力創新的人才方陣。

  讓人們驚奇的是,這個團隊不少骨幹都是慕名而來。

  “85後”博士程思為在國外有著高薪工作,但他最終決定加入這個團隊。與他相似,“海歸”精英羅毅飛、沈洋相繼投奔而來。目前,團隊骨幹研究人員中,有超過一半的人員畢業於清華、北大等國內一流高校,專業結構涵蓋10多個一級學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