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器不如人到中國製造 為中國軍工點贊!
http://www.CRNTT.com   2018-04-13 09:32:25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和重大工程建設取得豐碩成果,從太空到深海,處處可見五星紅旗的身影。量子通信領跑全球、載人航天屢建新功、中國“天眼”探秘宇宙、“蛟龍”號創世界最大下潛深度紀錄……接踵而來的科技創新突破,離不開中國軍工人的默默耕耘。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那些巧奪天工的構想,來自群峰競秀的科研專家群體。從萬里歸國、奉獻大漠,為我國鑄造“核盾牌”的著名物理學家程開甲院士,到用不竭的智慧助力海軍走向深藍,讓中國海軍驅逐艦進入導彈時代的潘鏡芙院士;從隱姓埋名30年,為我國核潛艇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的黃旭華院士,到傾注心血鍛造“海上飛鯊”,奮戰到生命最後一刻的殲-15艦載機研製現場總指揮羅陽……正是這些夙興夜寐的國之棟梁,托舉起國防軍工的鋼鐵脊梁。

  一流的創意,需要一流的工匠人來實現。有“獨臂焊俠”之稱的兵器工業集團首席技師盧仁峰,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苦練裝甲車車體焊接技術,實現了“車體焊接滴水不漏”;專注航空發動機維修的專家張永光,手工修復的產品精度達0.001毫米,被比作“微生物實驗”;被稱為“火藥雕刻師”的高級技師徐立平,面對高危職業履險如夷,經過他雙手整形的航天發動機固體動力燃料藥面誤差甚至小於機械作業。

  崇高的事業,需要榜樣的引領。無須奢談境界,不必堆砌辭藻,影片《厲害了,我的國》中,運載火箭平台下那醒目的標語說出了軍工人的心聲:“擼起袖子加油幹,開拓創新攀高峰。”他們的信仰與智慧,讓我軍“器不如人”的時代一去不複返。

  讓軍隊“走出去”底氣更足

  在央視2018年“感動中國”頒獎晚會上,空軍航空兵某團團長劉銳走上領獎台。近年來,劉銳與戰友駕駛轟-6K “戰神”轟炸機空巡黃岩島、西出太平洋,被譽為強軍興軍的“銳一代”。

  或許有人不知道劉銳,但一定見過那幅轟-6K南海戰巡飛越黃岩島的照片。他駕駛龐大的轟-6K戰機在空中與海上的黃岩島同框共景,燃爆網絡,網友一片喝彩。

  “國家的利益需求在哪裡,‘戰神’的威懾力就必須到哪裡!”為維護國家利益,劉銳和戰友們朝著星辰大海勇敢進發。對他們來講,脫胎換骨的轟-6K 是決勝空天的底氣所在。重器在手,使命在肩,他們有足夠的信心,讓“戰神”飛得更高更遠。

  無獨有偶。去年3月的國防部新聞發布會上,在回應有關日本炒作“中國海軍通過宮古海峽國際水道駛向太平洋”的提問時,發言人吳謙鎮定地回答:“也許是因為以往中國軍艦過宮古海峽過少了,那麼今後我們多過幾次,日方習慣了,也就好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