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航母抵達台灣以東區域 開始在台海巡航
http://www.CRNTT.com   2020-03-02 17:57:48


杜魯門號上的F/A-18E/F起飛,監視波斯灣附近空域。 圖源:USNI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觀察者網報道,本周,美國航母時隔兩年以後終於回到了“全球布武”的常態,有三艘航母在中東、歐洲、西太熱點海域執勤。在未來幾年裡,通過“朝三暮四”使兵力充沛起來的美國航母,如無意外將不太可能出現2018年遭遇的“疲於奔命”和“航母空窗期”等問題,避免在2022年節點上出現“致命空窗期”。但隨著第一批次“尼米茲”級航母在20年代中期走向退役,加上福特級服役時間推遲,美國海軍能否繼續維繫三艘航母部署全球的常態,還是一個未知數。

  美國航母,重回正軌?

  就在本周,美國軍事投送的核心——航母打擊力量悄悄地回歸了常態:隸屬於第二艦隊的“艾森豪威爾”號航母前往歐洲地區開始值班震懾俄羅斯;隸屬於第七艦隊的“羅斯福”號航母抵達台灣以東的西太平洋區域,開始在台海地區進行戰備巡航;與此同時,隸屬於第五艦隊的“杜魯門”號航母則繼續在中東地區,監視依舊動蕩的波斯灣。

  除了在中東、歐洲和西太部署三艘航母回到了常態以外,三支航母打擊大隊均攜帶了足夠的護航艦艇。其中,在我國東部西太平洋的“羅斯福”號第九打擊大隊麾下擁有1艘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邦克山”號以及隸屬第23驅逐艦中隊的多達5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而在中東執勤的“杜魯門”號,則下轄1艘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諾曼底”號以及隸屬於第28驅逐艦中隊的3艘驅逐艦。在歐洲執勤的“艾森豪威爾”則攜帶了1艘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和隸屬於26驅逐艦中隊的4艘驅逐艦。

  龐大的水面護航力量除了加強艦隊防空打擊能力以外,還允許地區指揮官能夠更加放心大膽地分出其他水面艦艇去執行諸如“航行自由”在內的各種任務——2月15日,美國巡洋艦“安提坦”由北向南航經台灣海峽。

  在我們這代人的印象中,美軍長期維繫三分之一航母兵力部署在西太、中東和歐洲地區同時監視三個地區是“常態”。但實際上,美軍上次這樣能在三地同時部署航母,還要追溯到2017年。當時“布什”號航母、“尼米茲”號航母和“里根”號航母部署在全球各個位置。在該年的11月,美國海軍從中東趕回的“尼米茲”號航母打擊大隊、與前進部署的“羅納德·里根”號航母打擊大隊和接替“里根”的“西奧多·羅斯福”號航母打擊大隊組成的罕見三航母打擊大隊實施了演習。

  雖然17年年末的三航母演習確實震撼人心,然而,進入2018年以後,由於美國“尼米茲”號航母和“華盛頓”號航母進入大修換料期。同時,海軍又先後調動了“卡爾·文森”和“尼米茲”兩艘航母整合F-35C戰機,此外,“福特”號航母僅處於一個“法定服役”狀態,美國賬面上的可部署航母減少到9艘,實際部署的航母數量縮減到2艘。這一結果,就是“杜魯門”號航母在2018年年中不得不疲於奔命,同時美國航母在亞太地區頻開“航母空窗期”。

  在“里根”、“羅斯福”和“卡爾·文森”的換擋空期,美國航母在亞太地區缺席70多天;而2019年,“里根”號入塢以後,美國海軍在長達50天的時間裡沒有航母執勤。顯而易見,美國海軍兩年內頻發的“航母空窗期”為美軍帶來諸多軍事上的尷尬,比如2018年4月份“東古塔”戰役期間美軍在中東地區缺乏可用航母;刺殺“蘇萊曼尼”一事導致“杜魯門”號滯留在中東,美軍一時間全球範圍內無航母可用。在亞太地區,2020年初美國航母24年來首次在西太“缺席”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等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