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度重視國家財富管理能力建設
http://www.CRNTT.com   2020-08-25 08:12:37


  中評社北京8月25日電/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全社會財富快速增長,人民群眾生活顯著改善。當前,中國正處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會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在這一階段,我們有必要更加重視國家財富管理能力建設,提升國家財富管理在國家治理體系之中的重要地位。

  深刻理解加強國家財富管理的重要意義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吳曉華、王宛、唐聰聰文章表示,加強國家財富管理是提升國家綜合國力的需要。綜合國力的資源基礎是國家財富的體現,國家財富的積累規模和質量效率反映了一國綜合國力的強弱。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國家財富迅速積累,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大幅提升。國際金融危機之後,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外部因素和條件發生變化,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轉為中高速。相應地,國家財富增量爆發式增長的概率也大幅降低,中國的綜合國力將越來越多地體現在對國家財富的管理能力上。

  加強國家財富管理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在經濟高速增長階段,總量問題是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問題;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結構性問題代替了總量問題,成為經濟運行面臨的主要問題。高質量發展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選擇,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的深度調整。實現高質量發展,不僅需高質量地創造財富,也需高質量地管理好財富,實現財富的積累與社會發展同步、財富的構成與國家發展階段相符。

  加強國家財富管理是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需要。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在經濟持續高速增長30年左右之後,大多數國民應有一定的“富裕”獲得感,而中國國民的“富裕”獲得感尚有待培育和加強認知。其中,既有中國底子薄、發展不平衡的原因,也與不注重財富管理能力的培養有關。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中國國家財富的創造能力強,但更要認識到,國家財富的創造要依靠人民,國家財富的成果要惠及人民。為此,需不斷加強國家財富管理,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強國家財富管理是防範化解經濟風險的需要。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內部原有的發展方式、經濟結構和增長動力都需要調整,發展的外部環境也日趨複雜多變,面臨各類風險的挑戰。當前,中國宏觀杠杆率總體可控,但依然面臨著結構性風險。對此,需進一步提高政府總資產的規模,並對其進行更好地規劃,以提高應對風險的彈性和靈活性。這也是加強國家財富管理的題中應有之義。

  增強國家財富管理能力的現實路徑

  文章指出,國家財富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富有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指標。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不知道如何認識國家財富、如何衡量國家財富、如何管理國家財富。我們加強國家財富管理能力建設、提升國家財富管理能力,需找准切實有效的現實路徑。

  一是樹立新的國家財富觀。國家財富觀是從國家的角度對財富的認知,是國家制定方針政策的一個重要依據。國家財富觀隨著一個國家的不同發展階段而產生變化,反過來也引導著這個國家發展方式的轉變。20世紀30年代,國內生產總值(GDP)這個概念應運而生,其目的是反映經濟全景,並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統計和衡量國家財富的主要指標。然而,GDP這個指標不能表現國家的繁榮程度,用它來衡量國家財富是不準確的。國家財富蘊含著基於財富存量實現財富長期增長的前景,GDP反映的是流量和財富增加的情況,而且計入GDP的部分生產活動並不一定能夠形成財富。因此,我們需要樹立新的國家財富觀。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有更多期盼,對於國家財富的認知也應當有所更新,以能夠更加準確衡量國家財富的指標為“骨架”,搭建適應中國發展階段要求的國家財富管理體系。

  二是建立新的國家財富衡量標準。聯合國和世界銀行都嘗試提出了能夠更加科學衡量國家財富的綜合指標,改變以往用收入代替財富、以物質衡量財富的舊觀念,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去評估一個國家真正擁有的財富。參考聯合國報告《包容性財富報告2012》和世界銀行報告《變化中的國家財富:對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測量》的提法,衡量國家財富的指標應當包括生產資本(生產生活創造的物質財富)、自然資本(自然資源)和無形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制度資本)。建立新的國家財富衡量標準,需堅持新發展理念,可借鑒聯合國和世界銀行提出的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國家財富衡量方法,盡快從GDP單一指標轉向包含經濟、社會、環境等方面的綜合指標,科學衡量和管理國家財富。

  三是更加關注國家資產負債表。國家財富的存量是開展生產活動的基礎,摸清存量則需要借助國家資產負債表。國家資產負債表可以反映出在某一時點上國家物質財富(含無形資產)的積累情況,與GDP相比能夠更加清晰地反映結構性矛盾的產生和宏觀風險的累積,有助於準確把握國家經濟的健康狀況和未來發展方向,為國家宏觀經濟決策與管理提供可靠依據。目前,從防範化解風險的角度,中國比較重視負債端,聚焦債務存量,強調降低杠杆率。實際上,僅從負債量來評估債務風險是不全面的。政府負債有其特殊性,其負債往往對應於資產,因此有必要分析政府部門的資產端,更加注重資產負債表的平衡。

  四是統籌協調財富流量、增量、存量的關係。中國一直重視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投資尤其是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保持著對經濟增長較高的貢獻率。相比之下,我們對即期投資之後形成的資產存量的管理卻不夠重視,普遍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現實地看,中國積累的大量財富並未產生足夠的生產能力,社會淨財富的增速快於GDP的增速,產出效率低於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非金融企業部門的無效投資和大量資產存量問題。當前,我們需同時注重財富的創造和管理,提升財富流量轉化成存量的能力,以存量優化推動增量創新,以增量創新帶動存量優化,實現流量變增量、增量轉存量、存量促流量的機制循環暢通。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