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警惕!美軍要在印太打造三重“火力環”
http://www.CRNTT.com   2023-12-24 09:12:30


 
  “火力環”戰略正逐步成為現實

  值得關注的是,美軍多型陸基中程導彈相繼取得突破性進展,也強化了“火力環”戰略的實際能力。

  按照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的設想,“火力環”戰略的核心是各種陸基導彈,因為它們相比空基和海基武器更有優勢。該報告認為,採用機動部署模式的陸基導彈可以在高風險戰區持續存在,這與海空平台形成了鮮明對比。例如空軍戰機只能暫時在目標區域上空盤旋,一旦彈藥或燃料耗盡就必須返航。即便採取空中加油或輪換部署方式,在遼闊的印太地區進行這種複雜作戰模式將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且風險很高。因此陸基導彈成為打擊時間敏感目標的理想選擇。哈克認為,即使是使用防區外的彈藥,空基和海基平台也越來越容易受到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系統的攻擊。例如為提供大量火力支援,美國占主導地位的戰術飛機必須從脆弱的空軍基地起飛以維持高出動率,“中國戰區導彈直接威脅到這些作戰地點”。

  此外,美國方面的分析還認為,陸基導彈的生存性也更好。因為美軍研製中的新一代陸基導彈都採用高機動性平台運輸,可以快速在多個隱蔽地點之間移動,使對手很難尋找並將其摧毀,同時這些隱藏地點可以加固,以提高生存能力。面對這類高生存力的常規導彈,對手將被迫投入更多搜索和打擊資源。

  目前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已經部署和研製多型陸基中近程打擊火力系統,包括M270多管火箭系統和“海馬斯”系統,它們主要配備了70-150公里的制導火箭彈、射程300公里的ATACMS戰術導彈。今年12月,美國陸軍宣布接收首批“精確打擊導彈”(PrSM),它的射程為500公里,但外界猜測其改進型號可能超過800公里,並在命中精度和彈藥體積方面有較大改進,將逐步取代ATACMS戰術導彈成為美國陸軍主要的機動戰術打擊火力。

  美國陸軍於今年7月宣布陸基中程能力系統(“堤豐”系統)“形成戰鬥力”。它同樣採用機動部署方式,可以發射射程1800公里的“戰術戰斧”巡航導彈和射程460公里的“標準-6”導彈。此外,美國陸軍研製中的“暗鷹”高超音速導彈雖然遭遇挫折,首次全要素實彈發射測試推遲到2024年年初,但它的打擊範圍超過2700公里,攔截難度更大。這些新導彈更符合“內環”導彈部署的需要。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還提到,由於美國的許多盟友也在部署類似導彈,例如日本今年正式宣布引進“戰斧”巡航導彈,菲律賓也在採購陸基反艦巡航導彈,因此“內環”導彈戰略的關鍵挑戰是將美國和盟友這類武器進行整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