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29日電/新科澳網冠軍李娜載譽回家鄉湖北,受到副省長接機,省委書記、省長一同接見她的禮遇。書記、省長還代表省裡獎勵李娜80萬元人民幣,湖北省最高官員們的這番熱情在網上遭到不少吐槽。“為什麼接機”,“用納稅人的錢獎勵李娜80萬,根據是什麼”,類似質疑紛紛出現。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說,這些問題各有其道理,但也有人提出,如果李娜靜悄悄地回到家鄉,湖北省官方毫無表示,會不會有相反的質疑聲呢?比如問:奧運冠軍獎了,李娜為什麼不能獎?
李娜的成就非常炫目,她的成功之路又如此與眾不同,這使她在今天的中國被當成有某種特殊含義的標簽,幾乎無可避免。儘管李娜很可能就是想享受比賽,享受自我選擇,不想扯其他,但她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另作解讀,官方同她打交道,也會面臨加碼的輿論風險。
李娜已被部分輿論定義成“否定舉國體制的英雄”,她的故事被一些人反覆用來做現有體育機制需要洗心革面的論證。一些評論甚至超出體育,強調李娜代表“追求自由”的成功。
不難發現,這些都是中國體育界以及全社會長期爭論的老話題。客觀說,李娜的勝利的確證明了舉國體制之外同樣有康莊大道,會激勵更多人走上商業體育的道路。但她的勝利不具有排他的證明力,尤其無法成為中國立刻放棄舉國體制的理由。對於圍繞舉國體制已經持續幾年的大爭論,李娜的最大貢獻是再一次把它激活,並提供了新的論據。
當李娜被“神化”後,怎麼同她打交道,都會顯得“俗”。如果湖北官員接待奧運冠軍並送上獎金,會自然得多。但面對李娜這樣做,怎麼看怎麼別扭。李娜“太奇特了”,官方該厚待她還是“把她當普通人”,還真的挺有掂量空間。
很多人覺得湖北省這一次有些“跌份”,這種看法源自多種情緒,一是有些人熱捧李娜並認為官方怎麼做都是錯的。第二撥人本來也可能喜歡李娜,但因為討厭第一種人,而對李娜產生逆反。當然還有很多人受輿論場爭論的刺激,也覺得如何對待李娜“是很重要的事”和“應當說清楚的事”。
中國輿論場當下高度敏感,一些人看什麼都像政治,都像價值觀,如果以此為樂,這樣的新發現就會無窮無盡。
我們不知道李娜需要有什麼樣的精神強大,以及什麼樣的寵辱不驚,才能在今天的中國充當“輿論偶像”,經受各種情緒的圍堵和衝刷。她被引申、放大、撕扯,我們相信,輿論場上的那個李娜,同真實的李娜一定是差之千里的。她周圍的世界也因她被輿論改造而發生變形。
我們見識的還是太少了。今天闖商業體育成功的李娜,就像當年為中國贏得第一個世界冠軍的容國團。輿論在盡情消費李娜,這種消費究竟會留下點什麼,只能由時間做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