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蘇進強:兩岸需要怎樣的交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4 00:46:13


金馬台澎交流協會會長蘇進強
  中評社杭州10月14日電(記者 孫儀威 李仕奇 王永雪)金馬台澎交流協會會長蘇進強在“第八屆兩岸發展論壇”上發表觀點表示,沒有兩岸社會互信,就沒有兩岸政治互信,而要構建兩岸社會互信,NGO、NPO的平台不可忽略。無可諱言,台灣的NGO、NPO已成為本土社區營造、穩定台灣社會、制衡政黨惡鬥、政府失能、“國會”失靈以及開拓外交生存空間,形塑“台灣價值”的重要動力。就兩岸關係而言,為期台灣的NGO、NPO在台海和平發展的進程中,扮演及發揮正向的角色與功能。

  太陽花學運帶來的思考

  蘇進強表示,在政府失能、“國會”失靈的此時此際,以青年社群為主體的“太陽花學運”,風起雲湧,由學生社團到民間NPO乃至自發性參加的民眾,雖無強而有力的領導結構,但其所展現的集體意志與動員能量,卻已超越台灣藍綠政黨等傳統政治團體所能操作的層面。

  但不可否認的是,“太陽花學運”的確是台灣公民社會中青年新勢力興起的重要指標,此一活動也為原本即將進行的“王張會”,乃至服貿、貨貿協議投下巨大的變數,更是二○○八年以來兩岸和平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挫折。

  不過,從辯證的觀點言,不論是反馬、恐共抑或公民力量的匯集,太陽花學運的“反服貿黑箱作業”主題,所以會獲得全台各地公民團體、青年社團的群起響應,固然在於馬英九執政團隊與“國會”效能失去民心的信任,但其實也暴露出自二○○五年“連胡會”以迄於今的兩岸關係,確有被狹化為國共兩黨高層關係,偏重特定政黨與財團,而輕忽其他政治勢力與基層民眾,政經議題“向上發展”有餘,社會文化交流“向下扎根”不足的缺失。

  蘇進強指出,換言之,雖然兩岸交流頻繁,但台灣仍有超過半數以上的民眾對改革開放後的大陸,還停留在過去反共教育仇匪恨匪的印象中,加上媒體每多大幅報道大陸軍力武嚇台灣,以及大陸諸多黑心商品、災難、治安敗壞的新聞,而政府的大陸政策亦常有說不清楚、講不明白,且選擇性偏聽、自我感覺良好的弊病,致使多數民眾對大陸不僅欠缺“有感”甚或反感。

  事實上,大多數反服貿的群眾,其實對服貿協議的內容並不全然了解,但因“反馬”及厭惡政黨惡鬥與“國會”議事失靈,便進而反服貿。衍生出來的便是“恐中”、“反中”的氛圍,但也因此凸顯公民團體、非營利、非政府組織高度的自主性與動員效能。

  兩岸需要怎樣的交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