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何溢誠:新媒體改變選舉後續效應有待觀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18 00:59:23


 
  此外,柯陣營除了設置一個正式官方的“柯文哲”粉絲專頁外,還在Facebook上建立了一個名為“KP’s Lab 青年實驗室”的粉絲專頁,小編稱呼柯文哲為“腦板”,搭配柯文哲坦白直率、幽默犀利的發言風格,圖文並茂,利用可愛的原創漫畫和搞笑視頻,拉近與粉絲的距離,甚至放上柯文哲和競選總幹事姚立明的BL惡搞漫畫, 吸引網民眼球,話題性十足。柯陣營在這個平台上發布各種活動資訊,招募選務志工及監票員,網友的自動轉發,成為他們最有力的宣傳利器。

  對於此次選舉而言,有太多和以往不同的地方,新媒體、新科技,在選戰中的利用並發揮強大綜效,網絡選戰打得叫好又叫座的候選人,不但贏得選票,而且省下花在傳統媒體廣告費用上的大筆鈔票。年輕世代的媒體選擇與投票抉擇受網絡影響巨大,特別是Facebook、PTT的廣泛使用,使得年輕人可以獲得更多資訊,來決定要支持哪些候選人。

  要言之,2014年台北市長選舉,柯文哲陣營以新媒體包裝、行銷白色力量,以“搭便車”的方式,事半功倍,透過對PTT、 Facebook、 LINE、 Twitter、Plurk、Youtube 等社群、影音、通訊媒體的經營,經由數據挖掘、分析等技術,搜索“關鍵字”,掌握熱點議題,吸引網路世代的眼球,進而加溫、催化、致使產生同感與共鳴,有所本的創新傳布,滿足新媒體閱聽人與訊息合產者的使用預期,裨以引導對己有利的選戰輿論氛圍;而連勝文陣營則延攬2010年幫蘇貞昌操刀“超越台北”的新媒體團隊。詎料,卻發生候選人政黨、特質、屬性差異的水土不符窘況,無厘頭的訊息內容,難以貼近網路世代的思維與行為,反倒產生“狗吠火車”負面的效果,不僅予人關起門來自己玩、不知所雲、格格不入的異化疏離感與相對剝奪感,更招來網友揶揄、嘲弄,不斷改編kuso加以戲謔,事倍功半,混淆扭曲原本的政見訴求。

  從白衫軍至太陽花,再到九合一地方選舉,慣性站在對立面、反權貴、訴諸世代正義的網絡青年團塊,射准政治機會,將新媒體的傳播優勢發揮淋漓盡致,擅於議題建構與設定,激化情緒,產生一窩蜂效應,放大共鳴,擴大回響,從虛擬社群,進入真實社會,現身街頭,投入公民運動,並化約成實質選票,以舍我其誰,改變未來的姿態積極三與政治,證明自己、“我群”有機會也有能力決定當選人,影響、改變公共政策,正增強其政治效能感,這已經不是網軍和鄉民的爭戰,而是網民、公民、選民三部曲的證成,新世代近用新媒體,改變新選舉型態,這究竟是候選人特質,競選策略與新媒體技術,造成一次性選民結構重組與政黨變遷的暫時政治現象,抑或持續性的政治板塊位移,並在2016年大選進一步發酵,帶動另一波首投族強勢民主、政治參與的風潮,後續效應的確值得觀察。

  後方支援記者:黃博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