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姚中秋:香港文化偏離內地 情感偏西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14 00:25:35


北航高研院教授、弘道書院院長姚中秋(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北京6月13日電(記者 徐夢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研院教授、弘道書院院長姚中秋在12日晚的北大弘法論壇中就近期重要議題——香港政改的政治文化衝突及其化解發表講話。他表示內地與香港文化上的相背道而行,對兩地看待相互政治時的情緒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問題出路在於從文化著手,等待時間修復雙方的情感。

  姚中秋主要從文化的角度解釋香港政改的政治文化衝突問題。他說,中國具有古今、中西糾葛的歷史,香港由於過去是英國殖民地,正處於這種糾葛的最前沿。香港與中國內地在文化、政治上的複雜關係按照歷史順序可概括為三個階段,並都呈現分裂、對立的狀態:
  
  第一階段,香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這讓香港把西方文化、宗教、各種各樣的現代政治、法治制度展現在中國人面前。這對於尋求“救亡圖存”的人來說是最好的老師。康有為思想發生最大的轉變就是在他游歷香港之後,香港壯麗的大樓、寬闊的馬路、整潔的街容讓他極為震驚,於是決定用西法改造中國。因此在現代中國歷史上,香港都是大陸仁人志士學習的對象,內地則是一個落後的、需要被改造的對象,這奠定了內地與香港關係的基調。直到現在也仍未有太大改變,香港在市場經濟、法治、政治制度方面都比大陸先進。可能香港人現在是這麼想,內地大多數知識分子也可能是這樣想的。這樣的看法為討論香港在中國的地位和它的發展前景提供了基本判斷。
  
  第二階段是20世紀中期,兩地在中國文化方面發生分離。20世紀中期中國人走到全盤反傳統的階段,巔峰就是文化大革命,內地經歷了中國文化史無前例地破壞。在那樣的特殊背景之下,香港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塊“非地”,當然台灣也是。所以從我們最初學習的儒學都是從港台回流到內地的,比如錢穆先生創辦了“新亞書院”,牟宗三先生長期在香港講學,以及邵氏拍的各種電影。這是另外第二重“分”,是不自覺守護了中國文化的香港和一個瘋狂自我破壞的內地的對立。香港後來之所以在中國文化上占據制高點,與內地的破壞導致很多逃亡者、流亡者有直接關係。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