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北京學者共同體論壇剖析中國崛起與全球治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06 00:33:13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梁雲祥(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國是不是參與到拉美的治理之中。是不是有這個能力。中國能夠不能夠在環境、資源、資金上給拉美國家提供幫助。中國如果參與到拉美地區治理,還是有優勢,比如兩洋鐵路,可以借鑒這些。中國可以在拉美地區提供公共產品,在拉美起到更好的作用。

  閻學通表示,全球治理是新的概念,全球治理與國際秩序不同,是一種責任。現在,全球內政外交融為一體。中國不得不參加到國際事務之中。由是,中國國內事務無可避免的會對國際事務產生影響。例如敘利亞化學武器問題雖然與中國沒有關係,但是中國作為大國一定要承擔責任。中國現在的地位讓中國無法逃避全球治理。

  那麼國際社會由誰管理?權力是有權者承擔責任的問題,大國有權就要多承擔責任。中國要參加就要付出代價,不參加就要受到譴責,如何把握其間的平衡就是一個大問題。

  關於中國崛起,閻學通認為,崛起是指與世界最強大國家權力差距縮小。他把中國崛起歸納為以下三點:一是,全球化條件下,中國崛起和古代的崛起不同,要採取與其他國家不同方式崛起。二是,按照歷史經驗,崛起大國國內一定矛盾重重。三是,中國崛起還是行進過程中,尚未成功。中國要想成功,一定要適合現在的時代,採取新戰略,其中包括如何應對全球治理。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宏山指出,中國未來崛起帶有不確定性,其中的關鍵在於學習機制能不能進行下去。另外,中國要有自信,要能夠識別改革開放以來,哪些中國的機制和制度性因素中可以讓自身自信,哪些可以揚棄。

  全球治理觀是動態演進的過程。世界不是單一體系,一個國家的全球治理觀與國家歷史、一個國家在現實中的地位和自身的影響力有關。改革開放後,中國納入向全球學習的機制,同時採取“韜光養晦”的做法。再往後看,中國治理體系變化,“和諧治理論”突顯平等的交流,反應出傳統的秩序和架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