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段心儀:文化詮釋時代的使命
http://www.CRNTT.com   2019-12-11 00:21:56


 
  參、公民教育中的西方思維

  反課綱微調的公民教師行動聯盟發言人黃益中曾撰文直指,因為杜正勝把台灣意識深植年輕人的心,才會有後來的反服貿太陽花學運、反黑箱課綱微調等運動。其實,這不但受歷史教育變遷的影響,公民教育的變遷也影響重大。教改前,這個科目名稱是“公民與道德”;教改後,名稱改為“公民與社會”。雖然增加了經濟、政治與法律的比重,但對道德教育則明顯輕忽。師大特教系名譽教授吳武典對此種教育主軸的變遷稱之為“失德的教育”,結果證明了確實如此。

  我們以 108 社會領綱的課程目標為例:

  社會領域課程旨在培育學生面對未來、開展不同生涯所需的公民素養,其目標如下:

  一、發展個人的主體意識,以及自律自治、自發精進與自我實現的素養。
  二、提升獨立思考、價值判斷、理性決定與創新應變的素養。
  三、發展民主社會所需之溝通互動、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及社會參與等公民實踐的素養。
  四、增進對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學科及領域知識的探究與理解能力。
  五、發展跨學科的分析、思辨、統整、評估與批判的能力。
  六、培養對於族群、社會、地方 、國家和世界等多重公民身分的敏察覺知,並涵育具有肯認多元、重視人權和關懷全球永續的責任意識。

  “十二年一貫”的社會領綱課程目標如上。等於從小學開始,學校教育強調的是“個人主體意識”“獨立思考”“多元”“人權”等,至於“孝順”“誠信”“仁愛”…等,傳統文化中諄諄告誡的品德修養則付諸闕如。於是,你會看到許多學生勇於爭取自己的權利,推諉自己的義務,缺乏自省的能力,這種現象與教育目標主軸的變遷沒有關係嗎?“公民與道德”時代,台灣教育口號是“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德育”尤為重中之重,“公民與道德”就是其中重鎮。從小學開始,就要求在生活常規中實踐“德育”的真諦。學校共同校規是“禮義廉恥”;老師每天早上檢查服儀,手帕、衛生紙必帶;鼓勵學生日行一善,要常說“請、謝謝、對不起”、要關懷父母,早晚問好…。這樣由日常生活做起,潛移默化,逐漸形成社會氛圍,造就台灣的人文素養。“公民與社會”則重智育,價值觀傾向西方主流,重視個人權益,與中華 傳統價值觀重視群體利益,出入頗大。兩種價值觀的拉扯,正是台灣今日社會的寫照。

  小結:教改25年,國文課綱及歷史課綱一路修改,不變的是減少古文經典及中華歷史,讓學生對中華文化內涵逐漸陌生,又對國族認同感到迷惑與虛無。於是,公民教育的知識提供他們衝撞的理論與方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