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泰鐵路風波揭示中國軟實力需加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01 15:21:41


資料圖片:中泰鐵路合作項目如能上馬,將極有可能成為“一帶一路”在東南亞地區的示範項目。圖為一名兒童參觀和諧號動車模型。
  中評社香港4月1日電/中泰兩國合作,在泰國境內興建一條標准軌距鐵路的項目,早就應該動工,但工期卻一拖再拖。最近,隨著雙方為了敲定最終建造方案而舉行的第九輪談判的失敗,許多圍繞中泰關系實際性質的問題就陸續浮出水面。人們不禁要問,兩國關系是不是像通常所宣稱的那樣牢固和健康?

  兩國去年在熱鬧的氣氛中,隆重慶祝中泰建交40周年。

  然而,鐵路項目的營業模式及投資條件爭論了一年。結果顯示,雙方都堅持自己的既定目標,互不妥協。

  上個星期,泰國政府突然宣布這條鐵路不再是聯營企業,而將由泰方完全擁有,中方只需在資金和技術方面提供協助。

  雖然雙方達致了廣泛的臨時協議,但談判多次卻始終不能敲定最終合同,不免令人沮喪,也招致了諸多埋怨。雙方都急於推動這個項目,因此在去年12月舉行了動土典禮,以示決心。但是,不管他們知不知道,中泰關系的結構已經改變了。

  坦白說,泰國官員覺得中國方面不像一開始時所預期的那麼慷慨。由於中國是個資金充足,人力資源充沛,也有相關技術的大國,他們期望中國夥伴會更加主動地促成這個龐大的經濟項目,尤其是在風險分擔機制的方面。

  其中一個論點是,既然這個超級基礎建設工程對中國及其南向戰略行動是如此的重要,北京就應該心胸寬廣一些,樂於承擔與此相關的一切後果。可是,事實并非如此。

  在中方看來,泰方主意未定,看法一日多變。沒有人知道到底誰才能拍板。中國官員引述在老撾、印度尼西亞和世界各地方的成功例子說明,談生意時固然可以互相遷就,但是泰國方面今天提一個要求,明天提一個建議,他們再靈活也趕不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