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觀察:“丙申夏香港共識”誕生始末
http://www.CRNTT.com   2016-08-25 00:21:46


 
  政治化、說教式語言 香港青年人聽不進去

  剛剛對草案的第一句話“發難”,與會學者又對草案的文風產生了質疑。洪錦鉉表示,提建議時在表達上要尤為小心,“我們還是年輕人,不要像年紀大的要求年輕人應該如何如何,這樣就脫離本身青年論壇與智庫的定位”,他建議,表達的語言要貼近他們的心,如果通篇使用“應該”、“需要”等說教式的字眼,“我們就脫離了年輕人、脫離了群眾”。

  袁彌昌從另一個角度表達了類似的意見,他認為,如果一開始就談“責任”、談“本土價值認識不正確”、再講年輕人沒有國際視野、沒有從國家高度看問題,“上午我們剛批評他們政治化,但我們的觀點在不少港人眼中也是政治化的批評,如果一談就是國家的高度,港人就不聽了”,他認為,現在的問題就在於沒有把政治和經濟分開,“他們沒有,我們也沒有”。袁彌昌建議要先把政治經濟分開,再引導年輕人把政治經濟分開。朱岩也同意這一思考,她表示,雖然李光耀說過“所有政治問題背後都是經濟問題,所有經濟問題背後也都有政治問題”,但她認為還是可以聰明地分開來講。

  不過,洪錦鉉對此不以為然,他認為,在年輕人看來,政治問題就是政治問題,他們不會分開來考慮。“那些喊‘港獨’的不會考慮未來會怎麼樣,喊得出口的人都是在讀書的,沒有什麼經濟負擔”。他指出,中學生喊‘港獨’並不是像李光耀說的那些背後有什麼經濟問題,這只是一種感性的表達。

  而至於青年人如何維護並增加香港的競爭力,“坦白講,香港青年現在也不關心這些問題,不關心我們怎麼增加競爭力,現在他們想的是如何保留過去的光輝,抵抗內地的影響”,鄧咏駿認為,共識草案中一些內容,跟香港青年人所想的沒有什麼關係。“跟他們談國際競爭力,他們也不會聽啊,就像是牛頭不對馬嘴的對話,對不起來”,李浩然感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