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封小雲:城市優勢非絕對 港須強化競爭優勢
http://www.CRNTT.com   2021-07-15 00:21:45


民建聯9日舉辦“大灣區發展策略創見”圓桌會議,封小雲教授線上發言(中評社 沈而忱攝)
  中評社香港7月15日電(記者 沈而忱)大灣區政策是否需要調整以應對國際國內新變化?香港如何利用自身優勢融入大灣區?香港可否依托大灣區來解決香港社會的深層次矛盾?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大灣區研究組成員封小雲,在“大灣區發展策略創見”圓桌會議上,從經濟角度談了對上述問題的理解。她認為,所有城市的優勢都是動態的,香港是大灣區的核心增長引擎之一,想要維持香港在大灣區內的地位,最重要是強化自己的競爭優勢。

  封小雲表示,粵港澳大灣區這一“一國兩制”的發展區域,有個統一的發展目標,就是港澳能夠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過去主導香港經濟發展的力量以歐美市場為主,但歷史發展的大趨勢決定了香港發展的新動力來自中國及“一帶一路”市場。主導香港經濟發展的力量需要有一個根本性的轉變,這種轉變就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封小雲提到,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從英國主導的社會空間體系變為中國主權下的治理空間,這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致性;但香港又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在大灣區中保留了差異性,構成了香港空間的社會屬性。一個地區空間的社會屬性不會影響區域的經濟交流及合作。

  “‘一國兩制’下香港的空間邊界在制度上,而不是在經濟意義上。大灣區在經濟意義上的邊界必須打通,讓所有資源要素都可以互相流動。” 封小雲說,不少香港人認為和內地交流的增多會改變香港的社會制度。這種觀點必須轉變。中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參與了美國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但中國沒有變成美國,中國的空間屬性仍是社會主義。當前,中國正在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數十個國家也並不是社會主義,經濟上的互聯互通不等於這些國家的社會屬性發生改變。

  封小雲指出,區域合作的本質是各成員通過產業的專業化形成分工和互補結構。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被定義為核心引擎之一,想要強化自己在大灣區中的角色最主要的是強化競爭優勢,通過資源優化配置,投資自己的核心資產,形成自己的專業化優勢。目前,香港擁有金融中心這一絕對優勢,同時也是國際商貿和航運中心,但每個城市都在發展,每個城市的優勢都是動態的,培養和投資香港的核心資產,培育新的競爭優勢顯得尤為重要。科技全球化和規模經濟賦予了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以大量的選擇,如果香港不能通過私人行動、商界活動及政府公共政策去調整和培育新的競爭優勢,現有優勢很可能會隨著動態性的發展而消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